准公共物品有效提供模式的探讨——以我国城市供水为例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公共物品具有的不同于私人物品、纯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提供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和实际部门探讨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对于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准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城市供水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在水资源稀缺、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城市供水作为水资源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水的提供是每个城市政府必须面对和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论文选取城市供水为例,通过对城市供水准公共物品特征的分析,探寻城市供水的有效供给模式及采取的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模式作了一般性的探讨。 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工程技术、水价改革等角度,对城市供水问题进行研究,较少地以准公共物品为视角探讨城市供水模式问题。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明确了城市供水的准公共物品特性,运用准公共物品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基于“厂网合一”的竞争性特许经营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城市供水的有效供给模式,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专营式特许经营模式是我国城市供水领域改革的目标模式。强调在政府和市场联合供给准公共物品的框架下,要根据准公共物品具有的市场化程度、交易性等特点选择适合的供给模式以及相应的制度支撑,从总体上为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导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视角及意义、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及论文的基本思路、结构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若干概念。对于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和分类、城市供水及其准公共物品特性和有效供给模式等概念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严格的界定。 第三章,城市供水模式的准公共物品理论分析。论文的重点章节。作者首先回顾了公共物品提供理论的发展演变,阐述了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面临的挑战,对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可能性、效率和公平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提出政府和市场联合供给是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城市供水的行业特征,对其有效提供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探讨。 第四章,考察了若干发达国家成功的城市供水模式。主要包括英国的私有化模式,法国的委托经营模式和美国的联合供给模式,并分别对其特点和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评析。 第五章,我国城市供水现状及城市供水模式发展沿革。在对我国现阶段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国城市供水由政府垄断经营向政府和市场联合供给模式的制度变迁过程。论述了政府垄断经营模式存在的弊端,梳理了我国城市供水市场化改革中的产权改革和经营管理的多种模式。 第六章,基于准公共物品视角的我国城市供水有效模式探讨。论文的重点章节。首先,阐明了城市供水有效供给模式设计的原则,然后针对当前城市供水供给面临的资金和效率难题,提出特许经营模式应该成为城市供水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进而,根据我国目前的制度保障水平、产业化发展等实际情况,指出基于“厂网合一”的竞争性特许经营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供水的有效供给模式,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的成长等一系列条件的成熟,要实现竞争性特许经营向国有企业为主导的专营式特许经营目标模式的推进。最后,作者论述了实施特许经营模式的途径和政策建议。 第七章,结论。作者阐述了论文的观点:政府和市场联合供给是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模式;准公共物品外延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在政府和市场联合供给的框架下,应寻求适合的、市场化程度不同的提供模式。
其他文献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系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辑刊,为公开出版物,曾被列为CSSCI来源辑刊。本刊聚焦媒体与社会的发展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