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与“思维”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最高辩证结构。以船山的宇宙观念看来,则二者是一“两端而一致”的对比辩证结构。“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存有,“乾坤并建”是道体最基础也是最顶层的结构,因而作为“道体”之结构在思维模式上的反映,“两端而一致”的对比辩证思维模式,同样既是最基础的思维结构,又是最顶层的思维原则。这一思维原则在“体用观”上的运用,则体现为“体用相涵”、“相与为体”的“合一”观念。“体用”是船山进行概念辩证的一大核心范畴,在此范畴的统摄之下,船山得出本体论上“理气相涵”、宇宙观上“道器合一”、心性论上“性情相需”等诸多“两端而一致”的理论观点。也正是以此“两端而一致”的体用观念为常道,船山极力批驳学术史上诸多不达此道的观点学说。本研究即旨在通过对船山“乾坤并建”之本体的内在结构,也即“阴阳”、“乾坤”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分析,以彰显船山“两端而一致”的思维模式的逻辑结构,进而对其本体论思想、辩证法思想的特色作一合乎实际的定位。本研究以船山“乾坤并建”思想提出的学术史背景及其所欲对治的问题为起点,点出“乾坤并建”所涵之“体用不二”之根本观点,反驳了佛老立体废用、蔑视人生的倒妄观念,认肯了器物世界的实存性,高扬了人自身的价值意义;反驳了易学领域卦序思想所提示的事物前后相生的因果观念,以“体用”说代替“因果”说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联系与变化。在对“乾坤”本体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船山“乾坤并建”说的本体意义及辩证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船山之“气”本体是包含“理”“气”两个方面的辩证结构,“理”“气”相与为体,因而船山之本体论实乃“理气合一”论。在分析“两端而一致”的辩证结构及“乾”“坤”各自内涵的基础上,得出“乾坤并建”之“乾”“坤”在“时无先后、权无主辅”(存在性)的基础上,另有“乾主坤从”(各自之内在规定性)一层关系,并以此反驳了以“乾坤并建”为“均衡矛盾论”的观点,认为船山此说乃是一包含“重点论”的“两点论”。此外,对“乾坤并建”说为“均衡矛盾论”的观点,本文引用林安梧“船山学以人为诠释起点”之说,认为在船山“两端而一致”的思维模式中,依人的立场来看则对“两端”之权不能不有所偏。进而指出船山哲学在“并重”的基础上,又表现出重“气”与“器”的特征。文末,就船山“体用相涵”的宇宙观,表彰其尊生、明有、主动、率性之四性,肯定其批判佛道倒妄世界观、高扬人之创造性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