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基金会的内部治理结构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yiyu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慈善基金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充满机遇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出现诸多挑战。在全球经济普遍下滑和通货膨胀加剧的大背景下,慈善基金会怎样做才能确保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采取哪些保值增值措施才能确保收益的安全和高效,已经成为我国慈善基金会发展过程中无法绕过的课题。与此同时,我国慈善基金会又面临着资产投资比例不高、投资收益低、资产风险大,基金会投资意识弱、投资积极性低等问题。但是,投资收益作为慈善基金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慈善资源获得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我国慈善基金会的投资收益进行定量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中国慈善基金会内部治理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其对投资收益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本文首先对慈善基金会、内部治理结构和投资活动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并对与我国基金会投资活动有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和简析。在这些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从2015年到2018年慈善基金会的混合年报数据,共获得4183个样本,在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后,根据我国慈善基金会登记注册地的不同,将样本分为了民政部注册样本和地方注册样本两个分样本,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慈善基金会的内部治理结构对投资收益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理事会的开会次数和秘书长的政治面貌对投资收益具有正向影响,即理事会的开会次数越多、秘书长为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所获得的投资收益越高。而理事长的年龄、理事长是否为党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退(离)休干部、监事会的规模、秘书长的性别则对投资收益具有负向影响,即理事长的年龄越大、理事长为党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退(离)休干部、监事会的规模越大、秘书长为男性,所获得的投资收益越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结合我国慈善基金会的实际情况,建议各慈善基金会应该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投资风险控制流程,丰富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以期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提高慈善基金会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促进慈善基金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网约顺风车是指有出行需求的驾驶员,通过网络平台与路线相近的乘客形成合乘意向,双方共同分摊出行费用的一种新兴出行方式。近些年,新闻媒体不断爆出乘坐顺风车出行遭遇抢劫、强奸、杀害等恶性安全事件,乘客的人身安全存在着隐患。《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约出租车平台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保障乘客与驾驶员的合法权益。但其在附则中,将网约顺风车与网约出租车相区别,定义为“私人合乘小客车”,由各城
纵观近几年的《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我国吸毒人员规模有所下降,治理毒品滥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吸毒人员规模仍然十分庞大,而由吸毒人员引发的刑事案件占同期刑事案件的比例超过10%,如此庞大的吸毒群体对我国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危害。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涉及犯罪行为的吸毒人员规模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将1987年-2014年香港18个地区每半年内涉及犯罪行为的吸毒人员规模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描述性分析对其
患者生存机会丧失作为特殊的医疗侵权类型,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提高,相关案件的频发,逐步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学者们纷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现阶段我国患者生存机会丧失的侵权法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裁判中认定方式和标准也存在差异,并且已有研究大多是针对比较法上的理论学说,较少有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深入研究。因此笔者通过剖析患者生存机会丧失型侵权的理论依据,从中找到其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结合现有法
社会组织作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其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社会组织被明确认为是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促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未来,社会组织对于进一步弥补市场和政府功能的缺失,缓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带来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必将发挥不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保障,它对于农民的意义不仅是生存的资源,也是退路和底线。土地权益是农民极其重要的权益。妇女长期以来是中国传统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随着人们对土地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侵害的现象也越发严重。其中,集体经济组织对婚姻状态变动的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的侵害最为常见。侵害现象频发的背后是村民自治与宪法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村人口流动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危机事件频发,关于地震灾害危机治理的研究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尤其汶川地震后,国内掀起了一波灾害危机治理研究的小热潮。但纵观已有的研究文献,鲜有学者从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的角度来对灾害危机治理进行系统的研究。“社会管理服务机制”是本文的提法,与之相关联的概念有社会治理、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机制等。为了能更清楚地表达本论文的研究意图,论文首先对这些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澄清,并对论文的理论基
在中国社会,“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家庭养老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家庭养老是一种典型的非正式照料模式,成年子女是家庭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虽然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全国有近30%的人口尚未纳入养老保险计划,并且养老保险提供的经济支持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需求,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参保率和养老保险提供的保障额度仍然很低。并且
长期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资金缺口大、效率低下和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监管难等诸多问题。国家着力寻求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模式。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发展打开了政策空间。经过数年发展,PPP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作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主体,同时也是PPP
慈善基金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慈善基金会在数量上不断增长、规模上不断扩大、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在改善民生,推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慈善基金会很好的弥补了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不足。基金会作为公益生态领域的资金提供方,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诸如社会团体、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基金会的良性可持续性发展,对整个公益生态领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基金会更好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国际地位以及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高等学府求学。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学校通常都会安排新生去参观校史馆,可谓是入学教育必学课程之一,这给了学生一次机会更好的了解母校的校史校情、教育精神以及学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当留学生参观中国大学校史馆时,译员更需注意传达出讲话者的意图以及其中的跨文化意义。今年西华大学也迎来了一批新的留学生,笔者有幸为其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