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推进速度加快,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既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也不可避免地引起社会冲突加剧和社会矛盾增加。群众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面对程序复杂、经济成本高的司法途径,他们往往选择更直接、低成本的信访部门。当前,由于信访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引起了社会上一部分人对信访制度的批评,有的甚至全盘否分信访制度,认为应该取消各级信访机构。作为一名基层信访工作者,从自身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来看,作者认为,信访制度在解决群众诉求、监督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情况、新问题仍在不断出现,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基层信访事件频繁发生,信访规模不断扩大,上访形式趋于激烈,对社会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不断威胁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人民的经济利益,这个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难以回避的社会矛盾和必须着力想办法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新形势和新问题也给信访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稳定工作。本论文通过对基层信访事件的现状和社会背景进行研究,探寻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重点突出和相对系统的对策建议。要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首先要关注民生,健全完善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劳动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的重大事项制定实施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进行预警分析,确保有问题的项目不上马,损害群众利益的政策不出台。建立健全三级(县、镇、村)信访网络,畅通信访渠道,使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开展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和下访活动,既有利于倾听民意,又有利于改善干群干系。最后,通过矛盾排查,将问题隐患解决在群众开口之前,通过重视初信初访,一次性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针对那些信访积案,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彻底解决。本文所指基层信访,就是指县市区及乡镇信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