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糖尿病(DM)是以血葡萄糖水平升高、代谢紊乱为临床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是在遗传、环境等复合病因共同作用下而导致的一种疾病。机体在持续的高糖状态下会出现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DN)是DM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进展至最后可出现终末期肾病,除了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外,大大增加了死亡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有必要探寻新的治疗手段。维生素D是经典的钙磷代谢调节剂,近年来,许多研究均证实活性维生素D与DN之间的发生发展有关,显示其在保护肾脏方面做有贡献,故而本研究通过分析2型DN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OH)D、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观察血清25(OH)D、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口服阿法骨化醇或联合替米沙坦口服观察用药前后两者水平变化及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入选标准选取120例住院和门诊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40例。入选的观察对象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参照Mogensen[1]分期法,选取早期DN患者(糖尿病肾病Ⅲ期,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量处于30mg-300mg/24h或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0ug~200ug/min之间),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FBG)≤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10.0mmol/L,血糖水平控制理想,血肌酐(SCr)水平均在正常范围。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各种急慢性感染、心脑血管疾病、酮症(酸中毒)、慢性或合并严重肝肾疾病及近期服用过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钙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影响尿蛋白排泄药物、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库兴综合征、垂体性疾病等)的患者。A组(阿法骨化醇组)每日给予阿法骨化醇(0.5μg/d)口服,B组(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片,40mg/天;C组(阿法骨化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片40mg/天,联合阿法骨化醇胶丸0.5ug/天。疗程20周。治疗前后观察3组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MAU)、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压(BP)、25(OH)D、血钙(Ca2+)、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14.0软件完成,计数资料以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方差分析, P<0.05表示对比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果三组治疗前25(OH)D水平均不同程度低于正常值,治疗后A、C组25(OH)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C组降低更显著,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3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25(OH)D均低于正常,提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A、C组经补充维生素D治疗后25(OH)D水平提高,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下降;血清25(OH)D与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呈负相关,维生素D不足或缺少增加了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提示维生素D在维持肾脏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协同治疗作用,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