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颗粒物质特性的路面材料离析过程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mythdrea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型式。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造成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针对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研究已开展了很多,但主要集中在路面离析评价标准、离析对路面性能影响性等方面,属于离析后分析,很难从源头上解决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问题。为更加有效地控制离析,本文基于路面材料的颗粒物质特性,从材料颗粒的运动特性入手,研究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发生机理、材料特性对离析的影响等问题。结合沥青混合料生产流程,按材料成堆过程、料仓卸料过程和振动作用过程三个阶段提出了能够观察材料堆积过程运动特性的堆积过程离析试验方法、反映卸料过程颗粒材料运动沿时间变化的卸落过程离析试验方法和能有效观测激振力作用下集料颗粒运动特性的振动离析试验方法。通过大量试验,深入了解了各阶段颗粒的运动特性,进而分析沥青混合料生产各阶段离析的发生机理:细集料在料堆中的渗透作用、颗粒在粗糙斜面运动引起的大小颗粒运动距离的差异以及激振力作用下颗粒产生的对流作用是引发沥青混合料各阶段离析的原因。以卸落过程离析试验为依据,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材料特性对整体离析的影响。棱角性的均匀程度、级配的差异、结合料的粘结作用都对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从整体上看,混合料的空间结构差异是引起沥青混合料材料离析程度差异的最根本原因。合理的级配设计能有效的从源头上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问题,从离析性能和路用性能角度出发,推荐采用骨架密实结构级配,同时通过沥青混合料粒径区间与离析的灰色关联分析指出4.75mm-9.5mm粒径区间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关键区间。结合各阶段离析发生机理,提出了减小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技术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I手术的90例患者,术后分别进行128排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
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存在转矩脉动大和计算量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PMSM定子电流与定子磁链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双MPTC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压矢量选择模型预
跟驰和换道行为是影响车辆运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驾驶行为和车辆主动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车辆跟驰与换道行为建模,分析车辆运行安全特性,构建车辆运行安全预警系统
目的统计甘露聚糖肽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9年—2017年报告39例甘露聚糖肽相关的ADR报告。
本文根据政府对质量检测机构认证和评审要求,提出地矿系统质量检测机构技术档案的建设和管理的要点。
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阶段,但不同地区农民的城镇化速率差异较大,农民经济伦理形塑了城镇化动力的区域差异。基于多地调研,从经济伦理的实践维度与价值维度出发,以农民
在学科融合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时代对设计人才的要求比以往更多元、更复合。基于新时代的设计人才需求和复杂多元的设计发展趋势,本文讨论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设计人才的培
地震灾害长期以来危害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往往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以及公路桥梁等各种设施的破坏倒塌和人员伤亡。因此,对大跨径桥梁结构的抗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