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铁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产生人为水土流失,大量现场观测实验结果表明,铁路工程建设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主要产生于施工期。施工期引起人为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产生人为水土流失,大量现场观测实验结果表明,铁路工程建设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主要产生于施工期。施工期引起人为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因工程开挖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原有表土与植被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在雨滴打击水流冲刷和重力作用下产生水土流失。因此研制开发“铁路工程施工期水力侵蚀强度预测专家系统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论文结合铁道部《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2005Z005)课题,针对铁路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和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和方法,基于一定的专家系统推理平台,运用VisualBasic语言对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进行了设计,为建立和开发我国铁路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评价专家系统提供科学依据。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购买软件递推专家系统平台和铁路建设水土流失预测评价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立方法,针对铁路建设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并建立了水土流失预测专家系统的主体结构框架。并通过实例分析对专家系统进行了真实评价,提出系统应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他文献
大型旋转机械是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中最关键和最核心的设备,其安全稳定地运行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子-轴承系统是旋转机械中最核心的部分,轴系的稳定性关系到机器是否能安全可靠地运行。对轴系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不仅是重大的基础科学研究课题,而且有助于解决大型旋转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因此转子-轴承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非线性转子系统稳定性量化分析方法》一文中给
安塞地区郝家坪南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东部,区域面积共计240km2,长2油层组是研究区内的主力开发产层之一。由于前期基础地质研究薄弱,区内南部钻探井较少,仍面临地
近几十年来,我国科学家在渤海、黄海、东海和中国南海进行了大量地球物理测量和综合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特别是通过对中国南海的地质、地球物理场的综合研究,发现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21世纪,机器人可能会成为人类朝夕相处的伙伴。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并朝着智能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机器人比赛综合了机械
摘 要:本文阐述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分析信息化档案应用技术的特点和优越性,探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推行信息化档案应用技术的措施,以促进信息化应用技术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发挥更加优越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5-0006-02 纸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归还等要耗费一定的人力、
盾构法是修建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与明挖法和暗挖法相比,它具有自身稳定性好,对地面影响较小等特点。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等城市地下隧道工程时,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将不可避免的影
结构化学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作为高考理综化学选考试题之一的“物质结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