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铸造铝基梯度复合材料缸套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ml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常用的铸铁缸套相比,过共晶铝硅合金气缸套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质量轻、功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等。但是目前为止铝合金气缸套的应用仅限于赛车及高端汽车领域,较高的成本及复杂的工艺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此本文使用离心铸造制备铝基梯度复合材料气缸套,实验中以 Al-20Si合金为基础合金,研究了不同Mg含量对合金组织的影响,优化了离心铸造工艺,分析了缸套的热处理组织及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当Mg含量为0%、1.5%、3%时缸套毛坯中只有初晶Si颗粒,不含初晶Mg2Si颗粒,且初晶Si颗粒呈现由外壁到内壁逐渐增多的渐变梯度分布特征。当Mg含量大于等于4.5%时,组织不仅含有初晶Si颗粒,还出现了黑色块状初晶 Mg2Si颗粒,初晶颗粒具有明显分层的梯度分布特征。分析并计算初晶颗粒在离心场中的受力,发现Mg2Si颗粒的移动速率约为Si颗粒的2.56倍,Mg2Si颗粒能够推动初晶 Si颗粒向内侧运动,从而形成明显分层的梯度分布特征。因此基体之中的Mg2Si颗粒是制备明显分层的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关键因素。  对离心铸造工艺进行优化,当浇注温度690℃,金属铸型温度200℃,离心转速为1450r/min时,得到的铸件外表面光滑,内表面无热裂纹,内部气孔基本消除,缩孔有所减小,初晶颗粒梯度分布明显,增强层厚度满足缸套的加工要求,但是由于双向凝固而形成的缩孔无法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完全消除。为了消除缺陷的影响,设计了全新的浇道并使用Anycasting铸造模拟软件对铸造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发现,使用优化后的浇道,可以改变铸件中缩孔缩松的位置,使缺陷转移到铸件的外端面,最终通过加工去除缺陷,得到内部无缺陷的缸套成品。  对铸件毛坯进行T6热处理,试样的微观组织发生变化,初晶颗粒有圆润化的趋势,共晶组织逐渐由棒状、网络状转变为点球状。热处理之后硬度有所提升;抗拉强度固溶后升高,时效处理之后略有下降,整体高于铸态;试样的耐磨性能在热处理之后有所提升。
其他文献
学位
铜铟硒(CulnSe2,简写CIS)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其吸收层的吸收系数高、运行稳定、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弱光性能好等优点引起国际光伏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低成本的角度出发,研
厌氧氨氧化工艺可在氮循环中实现“短程”现象,以亚硝态氮作电子受体直接将氨氮氧化成氮气,无需提供有机碳源和氧气,工艺流程短、运行费用低、运行调控简单,同时避免了CO2、N2O等温室气体的产生,实现了高效低耗,在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但受限于菌种自身一些缺点和问题,该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受到了显著影响。一是厌氧氨氧化菌的倍增时间(t1/2=ln 2/μmax)约为11天,最大生长比速
本文采用电弧熔炼及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出含Al、Zr的稀土基与铁基四元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分析方法对均匀化退火后的晶态及球磨后粉末样品的相组成及其磁性
反渗透(RO)膜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但反渗透过程水回收率一般在70%左右,工业废水经RO过程处理后仍有约30%左右的浓缩液排放,不可避免地造成更严重环境污染。本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深化和扩展,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张,社会-经济-生态三子系统在各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彼此间的耦合关系。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