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对有机质的作用贯穿在烃源岩形成的整个过程,其中早期成岩过程是微生物作用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有氧和厌氧过程。在自然环境中,受取样技术和沉积环境的限制,在早期成岩过程中很难获得完整的微生物改造样品。现有的对藻类进行热模拟来研究烃源岩特性的过程没有考虑微生物的作用。为了在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获得经过微生物转化作用的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基础研究,特开展本研究。本研究以海相藻海带和淡水藻铜绿微囊藻为实验材料,通过人为添加微生物和控制氧环境模拟早期成岩过程,加权微生物的作用,排除取样技术和沉积环境的限制获得微生物转化样品;对获得的样品进行形态、生物化学成分(生化成分——多糖,蛋白质,脂质)、元素变化(碳氢氮元素及微量重金属元素)研究。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早期成岩过程、烃源岩形成过程提供现代对比实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微生物转化铜绿微囊藻实验各阶段时间确定水解7天;氨化阶段11天,硝化阶段16天,硫氧化阶段19天,好氧反应总计46天;反硝化阶段42天,硫酸盐还原阶段28天,兼性厌氧反应总计70天。(2)形态观察海带到厌氧30天时呈无定形体状;铜绿微囊藻到第53天时,视野中无荧光,产荧光物质被降解完,到第95天,细胞形态消失,呈无定形体。(3)生化成分海带:多糖含量在好氧阶段及厌氧30-60天阶段下降,其他阶段上升;蛋白质含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从兼性厌氧阶段开始上升。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各项数据表明海带生化成分的变化速率在有微生物作用时增大,微生物在早期成岩过程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铜绿微囊藻:多糖含量在硫氧化阶段上升,其他阶段下降;蛋白质含量在氨化阶段下降,其他阶段上升;粗脂肪含量硝化至反硝化阶段下降,其他阶段上升。(4)C、H、N元素海带:C、H元素相对百分含量都随着转化过程而降低,N含量在好氧阶段上升,其他阶段下降。微生物作用使对照组C/N、C/H比均高于实验组。铜绿微囊藻:经过水解作用,C、H、N元素相对百分含量增加,C/N、C/H比增加。加入微生物作用后,C、N作为微生物生长代谢的碳氮源被消耗,含量下降,H的相对百分含量基本保持不变;C/N比基本保持不变,C/H比下降。(5)微量重金属元素在本实验体系内Fe、Mn、Zn、Pb、Cr、Cd、和Cu7种元素含量波动变化,不能作为以海相宏观藻类为生烃母质的烃源岩的油源对比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