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给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病毒受体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主要因素,目前许多冠状病毒的受体已经得到确定,但关于Ⅲ型冠状病毒IBV的受体还没有统一定论,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APN、唾液酸以及硫酸乙酰肝素这三种细胞表面分子上。
鉴于三者作为IBV受体的可能性,本实验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可能受体的抑制剂对CEK细胞感染IBV M41株病毒的影响;据此初步分析三种可能受体在IBV M41株自然感染中的作用。
本实验主要具体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如下:
1.为定量检测IBV M41株在CEK细胞内的增殖情况,本实验针对IBV M41株N基因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基于SYBR GreenⅠ染料法检测IBV N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定量检测IBV M41株的需要。
2.为研究APN、唾液酸和硫酸乙酰肝素在IBV M41株自然感染中的作用以及三种受体因素的抑制剂能否抑制IBV M41株在自然宿主CEK细胞内的增殖能力,本实验选择Bestatin、神经氨酸酶和肝素酶Ⅲ作为APN、唾液酸以及硫酸乙酰肝素的抑制剂,单独和共同预处理CEK细胞,而后再接入IBV M41株病毒感染己处理CEK细胞,并用上述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IBV M41株在细胞中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经Bestatin和神经氨酸酶处理的CEK细胞获得了抵抗IBVM41株感染的能力,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细胞相比,能够显著降低IBV M41株在CEK细胞内的增殖,且Bestafin处理后CEK细胞内的病毒增殖量显著低于神经氨酸酶处理后CEK细胞内的病毒增殖量;肝素酶Ⅲ的处理则对细胞的病毒增殖量无显著影响。
本实验的结果说明.APN在IBV M41株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大于唾液酸,硫酸乙酰肝素不是IBV M41株感染过程中的必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