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系统回顾针药结合临床研究文献,评价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以期明确针药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优势所在。研究方法:检索所有采用RCT的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试验。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评价方法对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资料来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刊数据库(VIP), Pubmed数据库。资料统计方法: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s5.2版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计算相对危险度及95%置信区间,计量资料计算加权均数差值或标准化均数差值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1.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纳入17个研究,共计2198名受试者。统计结果分析:针刺结合中药、艾灸结合中药、穴位敷贴结合药物、穴位敷贴结合埋线、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结合中药等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有临床意义,也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结合西药、艾灸及耳压结合中药治疗有临床意义,而无统计学意义。2.针药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纳入19篇研究,共1573受试者。统计结果分析:针刺结合药物、温针灸结合药物、艾灸结合药物、穴位敷贴结合药物、穴位敷贴、埋线结合药物、穴位注射结合药物、耳压结合药物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临床意义,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穴位注射治疗有临床意义,而无统计学意义。3.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入13篇研究,共1673受试者。统计结果分析:单纯针刺结合药物、穴位敷贴结合药物、穴位敷贴、穴位注射、埋线加药物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临床意义,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结合药物治疗有临床意义,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索发现:针药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虽然很多,但符合真正RCT的几乎没有。绝大多数研究都存在方法学上的问题。使用Jadad评分大部分为低质量的研究。但还是可以管中窥豹得出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确有一定优势。鉴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缺陷,使论证强度受到一定限制,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设计严格实用的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