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螺旋肋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geg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各自材料的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解决其在中低层建筑中不经济和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由于焊接等工艺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径厚比超过100甚至更大的薄壁钢管混凝土结构出现在工程实际中。薄壁钢管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较容易产生局部屈曲,从而影响构件的工作性能,因此除了确定其合理的设计方法,研究提高其承载性能的构造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出采用在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钢管外壁设置螺旋肋并外浇外包混凝土的形式来抑制钢管管壁局部曲屈,并且外包混凝土还可作为保护层有效防止钢管管壁受化学腐蚀及温度的影响。在设置外螺旋肋的基础上为了防止外包混凝土提前脱落进一步提出在外包混凝土中加入钢筋这—新形式,以改善钢管混凝土柱的整体工作性能。本次研究加工制作普通钢管混凝土柱、外螺旋钢管混凝土柱和外螺旋钢筋钢管混凝土柱三个试件并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涉及螺旋肋螺距、螺旋肋宽厚比和核心混凝土与外包混凝土面积比三个参数的有限元模拟。轴心受压试验结果表明:(1)只设置外螺旋肋的钢管混凝土柱由于外包混凝土和钢管管壁不能较好地协同工作,在较小荷载下即发生分离,不能有效提供强度,试件轴心受压承载能力远低于同等材料下的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但试件延性有较大提高。(2)外螺旋钢筋钢管混凝土柱由于既能利用设置在管壁外侧的螺旋肋抑制局部屈曲,钢筋的加入又能改善钢管和外包混凝土的整体工作性能,轴心受压承载能力和延性相比普通钢管混凝土柱有了显著的提高。有限元模拟试验结果表明:(3)由模拟结果可知外螺旋肋螺距在试件高度的基础上减小一倍,试件延性明显增强,承载能力相应提高。增大一倍,试件在用钢量减小的情况下延性和承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螺旋肋本身对试件强度贡献有限,其主要作用在于改善试件的延性,而螺距减小,螺旋肋越趋于直肋,对试件延性的改善效果越差,而对试件承载力的提高作用越明显。(4)由模拟结果可知随着外螺旋肋支数的增加试件的强度和延性都有增加的趋势。(5)即钢筋数量的增加不能有效增加其对外包混凝土的约束作用。(6)外螺旋肋在轴心受压过程中始终未屈服,螺旋肋宽厚比这一参数对试件性能影响不明显。
其他文献
翅片管是换热领域重要的换热构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切削—挤压复合成形是车削与挤压工艺相结合,利用特殊设计的切削刀具进行翅片管加工的新方法。这种加工方法对生产设备要求低、生产过程不产生废屑,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加工方法。本文对翅片管切削—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仿真与实验研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数选择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建立了直立翅片几何尺寸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翅片成形过程中工艺参数及刀具参数对翅片的
Fe-Ni-Cr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能和抗辐照性能,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堆芯结构材料,如包壳、压力容器等。Fe-Ni-Cr合金服役过程中,受到高能粒子轰击使原子脱离其晶格点阵形成大量空位、间隙原子、气体等辐照缺陷。辐照点缺陷的复合、吸收和簇聚等过程形成的辐照微观组织将会影响反应堆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晶界吸收辐照点缺陷有助于稳定辐照组织和材料性能,但不同晶界因结构差异对辐照点
内燃机作为舰船和现代交通运输装备以及能源装备的核心动力源,受到了世界各国军工、交通运输以及能源动力部门的高度重视。内燃机在向高速、高压、高效率和高服役可靠性发展时,缸套-活塞环作为其关键零部件,它的摩擦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直接关系着内燃机的工作性能和寿命。本文围绕缸套表面形貌特征的机器视觉感知的视场范围、磨损表面二维轮廓及三维形貌的定量描述与表征,利用单重分形以及多重分形理论分析其特征参数的变化及其表
内燃机是舰船海上航行的核心动力装置,其中活塞-缸套系统的稳定性是内燃机高速运转的必要保证,因此有效提高缸套表面的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对珩磨加工参数进行深入研究。为满足可持续生产和绿色制造的要求,降低珩磨加工的碳排放,本文采用拓扑优化的方法轻量化设计油石组件的结构,并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油石表面磨粒的微观形貌进行优化。通过在ABAQUS软件中建立多磨粒磨削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珩磨加工参数对磨削力、
核聚变偏滤器热沉材料应用时处于超强热流冲击、中子冲击及部分结构压力的综合场环境中,需兼备良好导热性能与强度。目前偏滤器用热沉材料主要为铜铬锆合金与氧化物/碳化物增强铜合金,但因存在热导率与强度无法协同提高的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以偏滤器第一壁材料—钨作为增强相制备的钨增强铜复合材料,兼具钨的高强高稳定性及铜的高导热导电性。然而传统工艺制备的铜钨复合材料存在结构难以调控、以及导热、强度不匹配等缺陷。
潮汐能作为一种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双向贯流式水轮机是潮汐能开发的首选。目前,对双向贯流式水轮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转轮上,而对活动导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对导叶转轴倾角的相关研究更是十分匮乏。导叶转轴倾角是导叶中心轴线和水轮机主轴中心线的夹角。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导叶转轴倾角对潮汐双向贯流式水轮机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导叶转轴倾角下水轮机正、反向的能量性能、内部流场结构
中国飞速发展,各项能源需求不断增大,特别是电能的需求无处不在。为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能源的生产逐渐向非传统的趋势发展。本文设计了 一种新型振动能量捕获装置应用于减速带的减速停车地段,为路边小功率用电装置的能量供给了一种可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装置,建立了车辆-减速带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对减速带、发电系统以及屈曲梁模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系统的离合两种状态,分别得到了能量捕获装置动
尾水管涡带不仅是水力机组产生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严重影响水轮机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尾水管压力脉动特性与转轮之间的协联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对一个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的计算了在开度6,开度10以及开度14工况下的数值计算。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在模型实验中,通过安装传感器的方式来获取压力脉动时域信号,获取信号的位置由顶盖上下游、尾水管锥管段上
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扣件的综合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市售的螺栓、螺母型对接扣件抗弯、抗拉强度较差,常因扣件强度不足而引起脚手架变形,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基于此,设计和研究高质量、低成本的建筑扣件显得更加意义重大。论文首先根据EN-74标准中对接扣件的技术要求,对市售的对接扣件分别进行了抗弯试验研究和抗拉试验研究,发现试验扣件的抗弯和抗拉强度都不符合EN-74的标准。经分析,
本文以钟楼台基为对象,对其水害现象进行半年原位检测,结合水分场反演、数值模拟,探究台基的水分场特征。文中通过雨雪量计、流速仪等,宏观上分析排水管道的排水效能,确定出对台基病害有影响的“水源”类型;利用土壤电阻率测试仪、时域反射仪等,从电流场理论、水分场理论多种角度分析降雨前后、花台浇灌前后上述“场量”演化规律;再结合电磁场、水分场反演来分析水分迁移规律,确定出降雨及花坛浇灌这两大“水源”对台基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