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1990-2009年净误差与遗漏项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8785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是根据复式记账法人为设置的一个项目,本意是用来使得国际收支平衡表满足会计记账原则。对净误差与遗漏项的分析不仅可以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统计情况,同时也能够反映未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账户中记录的资本流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的加深,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经济腾飞的同时,中国仍然还存在着金融市场不健全、国际收支统计制度不健全、利率汇率形成机制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得抵抗外来游资冲击的能力不强,而这又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继续向好的信心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国际短期流动资本纷至沓来,从中国外汇储备的剧增和净误差与遗漏的急剧变化可以明显感到这一浪潮。近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项金额逐渐增长,热钱流入和资本外逃的现象同时存在,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如何能在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跨境资本进行良好监管和合理利用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1990年至2009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净误差与遗漏项的因素,并对提高净误差与遗漏项的统计准确度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提供依据。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项包含了我国资本外逃和热钱流入的双重问题,通过对其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项目的分析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特别的意义。并且介绍了对误差与遗漏项分析和资本流动的相关文献,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做了说明。第二章对我国1990-2009年这20年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项进行了分析,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了展示,并和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的净误差与遗漏项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第三章对我国净误差与遗漏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认为我国经误差与与遗漏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由于统计原因产生的,还有部分是由于资本外逃和热钱流入所引起的。并在第四章中分析了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以及洗钱等资本流动对我国净误差与遗漏项的影响。最后在第五章中主要对提高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项统计准确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首先需要加强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重视程度,还需要加强对我国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的完善,同时需要加强各方协作加大对我国地下钱庄的打击和治理的力度。本文在对比数据时没有选择国际上主要的几个发达国家,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开放程度比较高,资本可以自由出入,在这点上我国和他们没有可比性,所以本文主要和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进行了比较,这主要是巴西的资本开放程度和中国基本相似,对巴西净误差与遗漏项的研究能够对中国的资本控制提供借鉴意义。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巴西的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较低,这点和中国不太具有可比性,囿于数据的取得和篇幅的限制,没有和同为“金砖四国”的另外两个国家印度和俄罗斯进行比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在项目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越发受到关注,
以湖北省农村小学为考察对象,阐述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现状,总结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本文借鉴语序类型学成果重新审视"X+相似/似/也似"的来源。认为"X+相似/似/也似"及相关动源后置词的产生和发展,既离不开汉语自身发展和结构制约,也受到语言接触的影响。对汉
<正>扬州方言中,有一个"说的"[so~5·ti],它形式上是由动词"说"加上助词"的"构成的,但它不属通常所说的"的"字短语,而是含有违实(counterfactual)意向的凝固结构。"违实",
<正>什么是膏方?膏方,又称膏剂、膏滋药、煎膏剂,是丸散膏丹四大传统中成药的剂型之一,即是将中药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膏状剂型,用水煎熬而制成的膏剂主要用于内服,而
本文以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结合,借鉴当代的"语法化"理论和"主观化"理论,对副词"颇"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主要结论如下:(1)范围副词来源于形容词"颇",大约产生于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墩翻模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介绍的是高墩翻模技术的相关概述,以及高墩翻模技术的桥梁工程施工中所体
现代社会,舞弊案件愈演愈烈,将查错揭弊这一永恒的话题一次又一次的摆到世人的面前。注册会计师作为查错揭弊的主体,对查错揭弊这一使命的完成负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可以说注册
人类跨进21世纪、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竞争。现代社会对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英语课堂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