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时代的碰撞—电影文学剧本《夕照棉花巷》创作阐释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udipao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文学剧本《夕照棉花巷》讲述的是主人公老陶努力保护面临拆迁的古文物的故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拆迁,而一些古文物也面临着被拆的处境。《夕照棉花巷》将视角对准了这个场景中,古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激烈矛盾,以棉花巷这条老街为背景,以老陶一家为缩影,表现了时代的洪流中,文物面临的命运以及人的价值观分歧。主人公老陶是棉花巷的“老土著”,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当大多数棉花巷居民对于拆迁的消息感到欣喜时,他却逆流而上,与负责拆迁工作的开发商斗智斗勇,与儿女们进行着亲情的较量。所有的行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护即将被拆的文物。整个故事以拆迁为线索,表现了老陶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来自外部和家庭内部的压迫,试图用诗意化的手法描绘棉花巷淳朴的风土民情,也对古文物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思考,以此唤起高速发展的社会对文物的关注。电影文学剧本《夕照棉花巷》的创作阐释,主要围绕剧本的创作背景、叙事方式、人物设置、艺术风格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引用了一些编剧理论书籍展开论述。叙事部分对剧本的戏剧结构、线索和要素、戏剧冲突做了详细描述。人物设置方面对剧中的主人公、反派、次要人物、群像进行了分析,结语处对剧本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方案做了详细说明。
其他文献
文中从理论上阐述了"无水港"定义以及运作模式等概况,重点对我国"无水港"运作现状进行剖析,指出当前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通过政策、技术、管理、产业等途径解决存在的
<正>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部署。部长办公会在研究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意识形态巡视整改等重要工作时,都把党建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方面,与业务工作融
<正>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新时代组织工作明确了航向、提出了要求,为所有组工战线上的战士们鼓舞了斗志、吹响了号角。当前全球治理体系
利用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以18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残差虚拟似然法(RSPL)来分析农村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个体健康异质性
以低温乙醇法分离血浆蛋白过程中的 FIV组份为原料 ,经 DEAE和 CM两步离子交换层析法 ,可制备出高纯度的人血白蛋白 ,该制品不含多聚体。
2014年11月18日,记者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规划的现代农业科技园获悉,生态农业大棚棚顶100 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占地面积约200 公顷,计划总投资12 亿元(其中农业部分投资2.5 亿,电站部分投资9.5 亿),旨在将光伏电站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发挥工农业互补优势,建造国内一流的光伏生态农业产业园。  该项目契合当地现代农业科技园的整体发展规划,是利用特殊设计的农业大棚棚顶作为光伏电站的安装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