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界对存现句习得偏误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大多数研究采用国别化问卷调查、试卷测试等方法,针对语料库进行调查研究的很少。本文对存现句本体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存现句目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确立存现句的定义和下位句式,根据研究结果对留学生语料库中存现句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语料搜索的依据是存现句B段存现动词,分成“有”字句、“是”字句、“动词+着”句、“动词+了”句、“动词+过”句、“动词+补语+了”句、纯动词句、“存在/消失”句和“趋向动词/动趋短语”句九种。根据语料调查结果显示,共归纳出七种偏误:遗漏、误加、误用、冗余、错序、杂糅和过度泛化。其中出现偏误现象最多的是误加和遗漏,最少的是过度泛化。本文对偏误的成因和类型进行了分析,得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教师和教材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针对偏误原因和偏误类型,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存现句的教学顺序可以为:“有”字——“在”字——“是”字——“V+着”——“V+了”——趋向动词/动趋短语——出现/消失——光杆动词和“V+(补)+了”;针对隐现句回避策略现象、“是”字句“有”字句误用、方位词遗漏和数量词遗漏给出一定的练习方法和建议;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材编写提出一定的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