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转化炉辐射段转化管失效原因分析与改造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w961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转化炉是合成氨装置中承担制氢转化反应的反应器,由辐射段、过渡段和对流段组成,是合成氨装置的核心设备。公司一期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装置于1995年投入生产。由于各种原因,投用以来至2008年多次发生转化管爆裂事故,已经整体更换了三次转化管(国内维护较好的一段转化炉转化管寿命可达20余年)。一段转化炉高发的故障及发生故障后导致较长的停产和恢复生产时间,给公司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从分析一段转化炉转化管爆裂原因入手,从各个环节找到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中的缺陷和不合理之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段转化炉故障多发的态势。本论文在对爆裂的转化管进行宏观分析、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损伤测量和计算、室温与高温瞬时拉伸试验、持久强度试验、X-射线荧光光谱组织分析的基础上,查找炉管爆裂失效的原因;并通过整理工艺运行数据,分析爆管期间的工艺运行情况,模拟计算转化管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工况。通过以上试验、计算和分析工作,查找出转化管设计的有效厚度偏小,是造成炉管爆裂先天性根本原因;转化管局部遭到相对较高的温度与热冲击等造成损伤较严重,是造成转化管爆裂的直接原因。提出了在转化管更新中增加壁厚、严格控制转化管组分等改造措施;并提出了提高预转化装置投用率、合理调节各排燃烧器的供热比例、保证每排燃烧器中每个燃烧器均匀燃烧、保证每个燃烧器的火焰喷出部位都超过烧嘴砖的表面、严格控制水碳比、严格控制出口残余甲烷含量、严格转化管供热和吸热的匹配、防止析碳现象发生、防止温度陡升陡降及频繁开停工,以及适当调节燃烧器风门减少过剩空气量等工艺操作和优化措施。
其他文献
N,N-二甲基-1,3-丙二胺广泛用于制备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原料、清洁剂、纺织品、润滑油添加剂等,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工业的发展,对其需求量持续增大,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宽,目前我国尚未掌握进行连续化规模生产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技术,部分产品依靠国外进口满足需求,因此,开发合成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连续化工艺可以填补国内空白,突破国外的专利保护
目的: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进化上保守的、清除错误折叠蛋白及受损细胞器的自稳机制,被血清饥饿等营养缺乏的生长环境所诱导。研究表明,自噬途径相关蛋白的乙酰化对于细胞自噬
我国的煤层气储量非常丰富,排居世界第三,但利用率极低,特别是低浓度煤层气,大部分被直接排空,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加剧了温室效应。而甲烷部分氧化反应(POM)是利用低浓度煤层气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合适的产物比(H_2/CO=2)也有利于后续化工产品的合成。POM反应除具有适合的H2/CO比外,还具有低能耗、高空速、反应器体积小、反应速率快等优点。其最具有工业前景的Ni基催化剂因催化活性高和价格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