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培养鉴定及片形吸虫ESP对其影响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qi65118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片吸虫(F.gigantica)高度易感水牛(buffalo),对水牛产业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有效防治大片吸虫病,水牛易感大片吸虫的免疫机理有待探索。单核巨噬细胞在寄生虫-机体间的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水牛单核巨噬细胞的研究还没有报道过。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水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经贴壁法纯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研究了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培养优化,鉴定和大片吸虫ESP对其产生NO的影响。同时,探索了建立水牛单核巨噬细胞系的方法。研究一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培养优化   本实验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比较MTT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为依据,先后采用不同培养基(DMEM(Hyclone),RPMI1640(Gbico),Boster培养基和细胞因子(5%BSA,M-CSF(10ng/mL),L929(10%V/V),10%自体血清)与胎牛血清(FBS)浓度(1%或10%)组合培养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通过对培养3天的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和比较细胞相对存活率。实验结果显示:5%BSA、10%FBS的DMEM完全培养基比较利于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培养,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能在体外培养30天左右,这为以后的实验奠定了基础。研究二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培养特性与鉴定   本实验采用MTT法检测在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培养过程(4,24,48,72,96,120,144,168,192h)中贴壁单核巨噬细胞的相对存活数量,结果表明贴壁细胞体外培养在时间(72,96,120h),细胞数量相对稳定,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贴壁培养72h后,通过倒置显微镜,瑞氏染色观察结果显示该细胞具备单核巨噬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进行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脂酶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2.8±0.5)%和(84.6±0.4)%,显示该细胞具备单核巨噬细胞酶化学特性;进行MHCⅡ染色,显示贴壁细胞都表达单核巨噬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MHCⅡ;墨汁的吞噬率为(87.5±0.6)%,表明该细胞具有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表明: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培养72h的贴壁细胞已经具备单核巨噬细胞特征,在细胞数量相对稳定期(72,96,120h)可以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研究三大片吸虫和肝片吸虫ESP对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NO表达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Geriss法检测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脂多糖(LPS),大片吸虫与肝片吸虫ESP作用下,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表达。研究发现大片吸虫ESP或LPS都可单独作用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大片吸虫ESP(0.1,1μg/mL)和LPS(0.1μg/mL)联合作用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明显(P<0.05)低于LPS(0.1μg/mL)单独作用时。大片吸虫ESP(10μg/mL)和LPS(0.1μg/mL)联合作用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与LPS(0.1μg/mL)单独作用时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在相同浓度(0.1,1μg/mL)大片吸虫与肝片吸虫ESP对水牛单核巨噬细胞诱导产生NO的能力,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大片吸虫ESP能抑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NO产生的作用。这可能和大片吸虫高度易感水牛有关。研究四建立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系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试验了外源性因子(L929培养上清),以及化学致癌剂(NaN3(0.01%,0.1%,1%)或HNO2(0.01,0.1,1mol/L))和紫外线照射(5,20,40min)条件培养水牛外周血来源单核巨噬细胞。结果长时间(2周)培养的水牛外周血来源单核巨噬细胞依然不见增殖现象,建立水牛单核巨噬细胞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virus,CSFV)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急性感染以发病急、高热稽留、脾梗死和外周血白细
济宁青山羊是一个多胎早熟的羔皮用地方羊种,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济宁及菏泽等地区,其主要产品是青猾子皮。羔羊生后3日以内屠宰后得到的猾子皮称为小猾皮,生后30日以内屠宰后
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是一种无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禽腺病毒属(Aviadenovirus),根据抗原性的差异,被分为3个群(FAdV-ⅠⅢ),其中Ⅰ群禽腺病毒FAdV-A又分为5个亚群(AE)、12个血清型(FAdV-1至11,其中FAdV-8分为a和b两型),FAdV-Ⅰ可引起鸡的心包积液综合征(Hydropericardi
鸡白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 ChIL-18)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它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除能够促进γ-干扰素(IFN-γ)的产生,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随着胚胎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质量要求日益增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发育能力的研究已成为体外受精(IVF)、胚胎体外生产(IVP)和体细胞核移植(SCNT)等技术
鸡病毒性关节炎(Avian Viral arthritis,AVA)又名传染性性腱鞘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 virus,ARV)引起的鸡慢性传染病,以侵害跗关节、趾关节以及肌腱和心肌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