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网的荔枝园智能节水灌溉与专家系统决策模型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ansha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荔枝种植面积在55.33万hm~2左右,年总产量约220万t,分别约占世界荔枝种植总面积和年总产量的80%和75%。而根据果园调查分析,中国的果园管理技术普遍比较落后,中小规模的果园管理设备缺乏先进性,相应设施也不完善。果树的灌溉绝大部分运用喷灌或漫灌,水分补充时间选择依据仅仅是果农自身种植经验或天气情况。果树生长需要供给养分的确定通常是按固定时间以农业中常用的肥料进行施肥,既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又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综合了现代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已经使其成为世界备受关注的新兴前沿研究热点领域。WSN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这种新型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可应用于农业领域,在国内外已有很多成功应用实例。应用无线传感技术,监控荔枝生长过程,对加快农业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预测荔枝旱情及病虫害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荔枝为应用对象,研究了专家系统决策模型,构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的荔枝园智能节水灌溉和专家系统决策模型,进行了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和荔枝园环境下组网和系统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原则及关键技术,研究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果园智能灌溉技术,研究专家系统灌溉理论模型,为构建基于无线传感网的荔枝园智能节水灌溉和专家系统提供理论基础。(2)根据荔枝园环境智能监控的应用需求,进行果园智能节水灌溉无线监控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和优化。硬件设计是进行系统总体结构和节点硬件结构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传感器和电子元器件的选型,研究硬件各模块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电路原理图、PCB版图、电路板及实验调试等设计研究。软件设计是设计节点嵌入式软件结构,研究嵌入式软件设计和编程方法,完成包括主程序、系统初始化、数据采集、时间同步算法等模块程序的开发;设计远程服务器,将荔枝园实时环境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为专家系统和监控网站提供数据支持;设计专家系统,提供不同的灌溉方式;设计监控网站,构建形象直观、实时性强的荔枝园环境信息实时监控平台,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监控、查询和管理。设计手机客户端,方便管理人员在户外的情况下实时监控荔枝园智能灌溉系统。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和优化是通过研究模糊控制理论和系统,设计模糊控制算法,包括确定输入输出变量论域和模糊语言变量、设计模糊规则和进行反模糊化等,并使用Matlab对该算法进行仿真,最后根据仿真结果进行模块控制器的优化。(3)研究设计荔枝园专家系统的灌溉模型,包括灌溉预报模型、定量灌溉模型、根据灌溉制度灌溉和智能灌溉模型等,解决在实际荔枝生产管理中的果农如何确定灌溉间隔,每次灌溉的用水量和如何提高荔枝产量等问题。根据灌溉模型开发专家系统软件,用户可以根据荔枝园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灌溉方法,每种灌溉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劣性。(4)设计完成不同节点的功耗测试,验证节点是否为低功耗。设计完成节点生命周期测试,验证节点能否长期应用荔枝园实地试验。设计完成室内组网测试,验证节点的网络性能是否满足荔枝园实地试验需要。设计完成传感器标定试验,以实现对荔枝园环境参数的实时准确测量。(5)在基础实验和测试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集成和性能测试,在荔枝园环境下部署网络,进行节点有效通信距离试验、网络丢包率试验、系统智能灌溉性能试验和专家系统决策准确性试验,分析和总结系统试验效果:(1)节点有效通信距离试验中,当节点处于空旷地带时,六组节点所处的高度不同,分别1.5、1.25、1.0、0.75、0.5和0.25 m时,有效通信距离均为1 205m。当节点处于试验荔枝园时,六组节点分别处于1.5、1.25、1.0、0.75、0.5和0.25 m的高度,结果是1.0m高度处的节点通信距离最长,为81.5m,其他高度的次之。(2)网络丢包率试验中,传感器节点设定为土壤含水率采集模式,即采集周期为30min,采用休眠唤醒策略,监测时间为15天,结果为单个节点最低丢包率为2.63%,最高丢包率为4.03%,整个网络的平均丢包率仅为3.87%。所有节点丢包率都比较低,网络传输稳定可靠,满足系统通信的基本要求。(3)系统智能灌溉性能试验中,分别比较试验期内的A区和B区的土壤含水率情况,其中,A区采用智能灌溉方法,结果是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17.85%,均高于荔枝生长的最佳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即15.55%,达到预期灌溉效果。而B区不灌溉,其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7.75%,远远低于荔枝生长的最佳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即15.55%。因此,系统的智能灌溉性能较好。(4)专家系统决策准确性试验系统在单个参数作为输入量进行决策得到的决策结果为:在下次灌溉时荔枝树的干旱级别为4或5,可知此时荔枝树处于比较湿润或者湿润状态;测得的土壤含水率仍然在荔枝树生长的最佳含水率范围内,即15.55%~19.14%,说明决策系统得出的荔枝树的干旱状态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系统在多参数作为输入量进行决策得到的决策结果为:在下次灌溉时荔枝树干旱级别为3,荔枝树处于适宜生长的状态;测得的土壤含水率在荔枝树生长的最佳含水率范围内,说明决策系统得出的荔枝树的干旱状态与实际情况一致。因而,多参数作为输入量会提升灌溉决策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水平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绿色逆向物流的价值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下越来越突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被淘汰的电子产品数量日渐增加,电子产业的绿色逆
本文介绍了营口装备制造公司电弧炉炼钢过程控制系统的配置及应用功能、过程模型和控制过程,同时指出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的:观察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肺阴亏虚证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共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口服中药加味沙参麦冬汤)30例,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片)30例,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塞莱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的流行已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诊断乙肝最常用的指标是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即两对半)。它反映人体对HBV的免疫反应状态,不能直接反映
玉龙县是云南西北部油菜主要生产地,也是云南油菜创高产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达5.5万余亩,其中小春油菜种植面积2.5万亩,平均亩产158.99kg左右,曾经创造过单产442.18kg的
根据相关经验公式和软件,利用数学模型,经过合理简化,对基本喷油量进行了仿真,制取了基本喷油量MAP图,降低了开发风险,缩短了开发周期。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了线性轴承模型和非线性轴承模型分析了大型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变形和受力.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应力、应变分布和轴承外环的变形规律基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音乐艺术更是如此。历史上的三大音乐流派:古典主义强调表现富有逻辑感的情感,浪漫主义则强调表现个性化的情感,表现主义则强调表现摆脱形式制约的所谓真实
文章以北方地区某大型铁路客站项目的供电系统设计为例,通过多方案比选,对大型铁路客站供配电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铁路客站供配电系统设计思路,总结了相关设计技术要
各向异性颗粒材料的变形与主应力作用方向相关。为采用离散元方法分析各向异性颗粒材料的细观变形过程,首先用2个系列的物理试验验证离散元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