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它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在明晰了学校自己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的情况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教师按照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进行的课程开发。它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立足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多年来,这一思想影响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课程改革,不仅发达国家,不少发展中国家也都使用课程权力下放的政策给予基层学校和教师在课程事务上更多的决策权和责任。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的课程模式,校本课程开发政策如何落实,尤其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怎样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在对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的现状作以分析研究之后尝试做了一次中职学校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
其他文献
针对广西某氧化浸染型金矿含金量低、含泥质高的特点,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前人曾对该矿进行过工业规模的堆浸和池浸试验,均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未解决矿堆渗透性差的问题。本试
该文根据多年来对难处理硫化物金矿进行的低温焙烧的概念及与中温氯化焙烧的重大差别;研究了焙烧过程的主要物相反应;讨论了影响低温焙烧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大量难浸金矿的低
“科研型”教师及其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了保障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能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推动广大教师加强
北方马铃薯农田多属于石灰性土壤类型,磷肥利用率普遍偏低。不同形态的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不同,进而影响马铃薯对磷素的吸收利用。本试验以不施磷肥为对照,研究过磷酸钙、磷
人本管理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具体到学校而言,就是一种注重教育主体的管理。在以往的学校管理当中,由于对教育的主体的理解存在着一种偏差,致使在教育的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与
《经济常识》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学校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经济常识》课德育主渠道地位和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随着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