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一直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的活力源头的中小企业在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外资、稳外贸、稳预期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长期面临融资约束问题,致使“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成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大瓶颈。为缓解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融资困难问题,政府部门积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不仅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也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企业融资约束和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理论基础—研究假设—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现状,揭示了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并选取了我国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探究。主要结论有:(1)当前,我国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由于自身信息透明度低、企业形象不佳、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等原因导致难以从外部获得低成本融资,致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大的约束。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主要表现为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和融资风险大等;(2)我国供应链金融已经从初期的摸索阶段转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现主要有预付账款、存货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模式,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化、授信评估创新性和操作流程封闭性、自觉性和连续性等特点;(3)我国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约束,表现为显著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这源于受自身诸多方面限制,中小企业几乎难以获得较低融资成本的外源资金,只能依赖于有限的内源资金进行投资活动。因此,这些中小企业就会不断从现有的现金流中提取资金缓解融资约束以满足自身经营发展需要,于是存在显著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4)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不仅表现在融资渠道的扩宽,也表现在其独一无二的融资环境突破了过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限制,进而证明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经济市场发展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与价值;(5)政府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等;金融机构通过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完善金融市场、加强风险防范等;中小企业通过客服融资约束内因、提升职员综合素质等措施促进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进而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以保障其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