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线是电磁波的收发转置,其性能需要足够的尺寸作保证。在空间受限的通信系统中,天线由于尺寸的原因无法满足设计的指标要求,成为无线通信设备体积进一步减小的“瓶颈”。本文以天线设计的视角,探索并总结了面向天线小型化设计的多模谐振器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为:在不增加原有天线尺寸的前提下,通过构造基于原有天线结构的其他模式,提高原有天线的性能,如带宽、频带数、频谱效率等。与传统小型天线设计方案相比,增加了“模式”资源作为新的设计自由度,有效地实现了天线尺寸的缩小以及性能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型移动终端、基站以及毫米波天线阵列的天线设计中。在小型移动终端天线设计领域,本文通过构造天线单元的多个模式,利用模式间的耦合和切换实现天线的多频带和小型化。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馈电点切换的四频IFA手机天线,构造两种匹配的IFA模式,在原有尺寸下实现多频的覆盖;为了进一步增加覆盖的频带数目和减小天线的尺寸,本文采用了一种短路点切换的七频环天线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了改进环天线的辐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环-IFA”七频手机天线,尺寸仅为5560mm3。最后,基于广义多模谐振器的思想,本文提出了离散模式和连续模式的宽带匹配网络,实现天线尺寸的缩小。在基站天线设计领域,本文通过构造两种正交极化模式,在空间受限系统中实现两种极化的高隔离度。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平面双极化槽天线,实现采用同一馈电结构激励同一辐射单元的两个正交极化;为了减小天线的尺寸,我们采用环天线代替槽天线;其次,本文采用3-D的设计结构,提出了基于CPW的双极化方案,实现了天线尺寸的进一步缩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槽-单极子”双极化天线方案,提高了两种极化模式的隔离度;最后针对水平全向覆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双槽”细柱形天线,在天线小型化和高隔离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双极化的水平全向覆盖。在毫米波天线阵列领域,本文基于两种圆极化模式耦合的设计思想,设计了一种“槽-贴片”的宽带圆极化天线单元。同时研究了该天线单元在组阵时产生耦合的机理,提出了天线单元间的隔离方案。最后实现了一种工作于60GHz、基于LTCC工艺、介质集成波导同相馈电的44圆极化天线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