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超材料具有自然界中常规物质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在纳米光子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超材料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并且响应波段可调控,在生物医疗、成像、光伏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而近年来基于全介质的超材料因为具有损耗小、稳定性高等优势,成为当前超材料的一项研究热点。以下是本篇论文的主要工作:1.设计了一种基于全介质SiO2的单通道完美吸收结构。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得出结果,这一吸收器在波长为2.14μm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材料具有自然界中常规物质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在纳米光子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超材料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并且响应波段可调控,在生物医疗、成像、光伏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而近年来基于全介质的超材料因为具有损耗小、稳定性高等优势,成为当前超材料的一项研究热点。以下是本篇论文的主要工作:1.设计了一种基于全介质SiO2的单通道完美吸收结构。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得出结果,这一吸收器在波长为2.14μm处实现了对电磁波超过98%的光吸收,相应的半高宽为20 nm,这一结构还具有对偏振光不敏感的性能。增加单通道吸收器中SiO2圆盘的高度和半径,相应的工作波段会在短波红外内发生红移。在单通道吸收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双通道吸收器,在2.63μm处吸收率达到92%在2.22μm处吸收率达到87%,相应的半高宽分别为22 nm和5 nm。2.利用超材料的选频特性以及多孔硅对水的吸附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全介质SiO2-介质-金属的湿度传感器,结果表明当湿度增大引起多孔硅的介电常数增大,可以得到发生较大红移的反射曲线,共振波长的吸收率和工作位置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适合用来进行湿度探测。3.设计了一种基于全介质SiO2的宽带完美吸收器结构。借鉴多层膜原理对工作在长波红外处的SiO2吸收器进行波段拓宽,最终实现在8.16~9.61μm之间吸收率超过90%,半高宽为2.26μm。这一结构在入射光角度达到70ο之内都能保持良好的吸收形貌,吸收率能够超过70%的同时保持吸收带宽几乎不变。4.设计了一种全介质SiO2-介质-金属红外量子阱探测器光耦合结构。在波长为14.5μm左右即甚波长波段实现电磁波吸收,可以得到超过90%的光吸收。通过改变不同参数进行计算比较,可以得到结构的吸收效率变化以及吸收波段的改变仅与介质层的厚度相关,其余参数对结构的性能影响较小,通过电场增强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吸收率受到介质层厚度和介电常数变化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圆极化天线可以接收多种极化形式的来波,同时圆极化波束能被多种极化形式的天线所接受;而极化可重构天线在这一方面相比于圆极化天线的优势更加明显。微带贴片天线具有小体积,低成本,易于加工,牢固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载体共形等方面,同时因为其多样化的性能以及能和有源器件及电路相集成的特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线形式;同时相比于单个天线,阵列天线具有提高辐射的增益,消除共信道的干扰等优点,因此微带阵列天线因
为适应现代通信设备的需求,天线的研发主要朝着几个方面进行,即减小尺寸、宽带和多波段工作、智能方向图控制。随着电子设备集成度的提高,通信设备的体积也越来越小,这时天线对于整个设备就显的过大,这就需要天线减小自身尺寸。然而,在不明显影响天线的增益和效率的同时减小天线的尺寸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电子设备集成度提高,经常需要一个天线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来支持两个或更多的无线服务。本文基于功率传输最大化方法的天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技术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天线结构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雷达、隧道通信、导航和矿井探测等场合应用中,宽频带、高增益和方向性已经成为评判天线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端射天线与其他天线相比,具有增益高、方向性好的优点,用来测向和远距离通信效果好。常规的端射天线结构包括对数周期天线和八木天线。但传统的对数周期天线和八木天线由于体积大,难以集成,无法满足现在的实际需求。因此国内外学者便将八木
海杂波信号作为一类典型的雷达干扰回波,它是指海面雷达的后向散射回波,易受到各种外部自然因素影响,如风、潮汐、浪涌等,其物理机理复杂多变,非高斯、非线性和非平稳特性显著,容易对雷达目标检测造成干扰。随着海浪机理以及海杂波特性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海杂波存在混沌特性。研究海杂波背景下的混沌小信号检测方法,对建立海洋安全观测监测、海面目标检测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为了提高海杂波背景下的混沌
云探测在监测大气情况、维持大气辐射收支平衡以及分析水汽循环等领域有着相当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大气激光雷达系统的发展为云探测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总结了以往基于激光雷达的云高探测方法和经验,研制了一套激光雷达云检测系统并设计了配套的信号处理算法及软件。在实际测量时,获取到的激光雷达信号比较微弱,容易受到各类噪声的影响,使得探测距离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演的云层高度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
混沌在物理学、工程学和其他科学学科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方面,宽频混沌信号的调理困难以及物理器件局限性的存在限制了混沌信号的应用,需要获得高复杂度,易调控的混沌信号源。另一方面,忆阻器作为第四个基本电路元件,特别是在其真实物理器件研制成功后,对于混沌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另外一种全新的选择。忆阻器可以作为一个非线性反馈项出现在混沌系统中,借助它可以构造高复杂度或具有多种稳态的混沌系统,且基于忆阻器构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集成电路的工作频率不断提高,集成的晶体管数目也在不断增加,而加工芯片的尺寸却在进一步减小,芯片的电磁兼容问题越发严重,所以对集成电路进行辐射测试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传统的横电磁(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TEM)波小室的测量带宽仅到1GHz,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频率日益升高的集成电路的测试,TEM小室的适用范围受限。而TEM小室法作为应用最广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W波段(75~110 GHz)以下的频带资源已被各种无线系统所占用,未来分配给其他用途系统的频谱必将被推到更高的频带,所以毫米波、亚毫米波以及更高频带的器件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其中研究设计精巧、高性能的毫米波混频器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毫米波混频技术基本理论为基础,基于二极管DMK2308,在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
在边坡工程领域,特别是在具有高陡危岩体的边坡工程中,落石防护已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被动柔性防护网因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以渝怀线K158白马一号隧道进口仰坡为研究对象,评估该地区危岩失稳条件下,当前布设的被动防护体系的服役性能。利用摄影测量的方法快速构建出精确的边坡起伏形态及数值模型,基于概率统计、能量损失、碰撞回弹等理论,利用Rocfall模拟落石运动过程。最终根据各级防护网的防护效
极化可重构天线通常应用于需要极化分集的场合,例如无线通信、雷达和导航系统。本文设计了多款基于重构馈电网络的多极化天线。首先,提出了两款单元天线,实现了圆极化和任意方位角线极化的重构;然后,提出了一款阵列天线,实现了双极化双波束功能,通过改变阵列天线激励分布,可以对双波束的极化状态进行独立调控。本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设计了一款左/右旋双模单元天线,基于左/右旋圆极化波合成原理,该天线单元在主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