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淬厉”“采补”“而新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7528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学者,他的一生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是同步的,因而,他毕生追求救亡图存,毕生以中国社会的“现代性”为目标。而梁启超“现代性”主张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则创造了子女皆成才,满门皆俊秀的家教传奇。在梁氏家庭教育中,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他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秉承“淬厉”、“采补”以“新之”的思想,以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中国人为目标,努力更新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最终将其子女培养成学贯中西的人才,实现了他所期望的学术报国之目标。  本文对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探讨是通过对其家教的形成背景以及内容、方式、特色等外显形式的研究来实现的。首先,梁启超深厚的家教渊源、特殊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使他既具有广博的国学基础和谙熟的西学知识,又具有吐旧纳新的宽广胸襟和与时俱进的超凡魄力,这种传统和现代的双重素养是其家教思想形成的基础。其次,梁启超家庭教育内容作为家教思想最重要外显形式,其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包括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入世之道等方面的教育。深入到具体内容,在为人之教中既强调做人,又强调做现代人;在为学之道中既强调中意又强调西法;在入世之道上既强调兼济天下又讲究学术救国。再次,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的实现形式,梁启超幼时深受传统家学的影响,后来特殊的人生经历更是使他思路洞开。他的家教方式有“内省躬行,以身作则”、“以情维系,用爱沟通”的传统之法,有“注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导之以悟性,启发式教育”的先进之理,更有立时代之潮,依形式而定的灵活之法。最后,梁氏家教的特色在于,它以传统思想文化为基础构建家教主体、以西方先进思想为血液更新传统内容、以救国图存作为中西文化融合的切入点,与传统以及同时代的其他家教思想有许多不同之处。  通过对梁启超家教思想的研究和探析,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梁启超作为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仍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未能脱离时代之局限,但梁氏家教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它紧跟时代潮流,努力汲取中西文化之优长,培养了适应社会形势的新国人。目前我国处在社会发展的特殊转型期,梁氏家教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家庭教育应借鉴梁氏家教的成功之处,将爱国爱家教育贯穿始终,并且做到古今承接,中西交融,紧跟时代,务实创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以及红车轴草、芒柄花素磺酸钠在脂质肾损害中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大鼠(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管理中心提供)70只,体重220±20g。将实验
网上教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展露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网上教学是以网络为平台的教学系统,它以网络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目前,网上教学已
介绍了鞍钢高强A610L的开发生产情况,阐述了A610L成分、组织及工艺参数设计原理.工业生产试验表明:A610L不仅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优异冷成形性能,满足
本研究所要探讨的是100m跑全程速度、步态变化及其在训练中人为控制的问题。希望能对当前理论予以整合并对其应用于训练实践的可控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法首先是通过文献资
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各级各类的高校中求得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与客观社会阶层相比,主观社会阶层对人的影响更为深远。低社会阶层的个体处于社会的底层,缺少充足的物质资料和社会资源,无法保证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