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他们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提供了水和基本的生产力,无数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湿地的物理、生物和化学组成部分交互作用,使湿地在提供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许多至关重要的生态环境作用。此外,湿地还提供了巨大的经济,例如:水的供应;渔业;通过维系水体和保护泛洪平原的营养为农业服务;能源资源,如植物、野生动物资源等。只有湿地的生态过程继续发挥作用,这些功能、价值和特性才能得以维持。然而目前湿地状况令人堪忧,湿地面积锐减,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合理管理使湿地功能丧失。保护湿地,除了建立湿地保护立法体系,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发展的共同产物,是一种以地理信息为主要管理内容的综合性软件系统。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湿地,对湿地进行有效管理和合理规划,为湿地的研究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GIS技术的引入,使得湿地信息管理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成为湿地资源信息集成管理和湿地信息提取与综合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三种方法和常用组件的属性、方法及其事件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的开发方式。针对我国湿地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采用组件技术,对信息系统进行了整体架构设计,并且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利用可视化面向对象开发工具VB开发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湿地信息系统。系统由辅助管理、数据管理、地图基本操作、地图打印、空间分析、专用查询和可视化分析模块组成,其中数据管理分为数据导入、数据更新和历史数据管理等;辅助管理模块包含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和数据源设置;而专用查询与可视化分析模块则采用专题图和可视化统计图形式实现水禽信息分析等功能。通过图形和属性的互动分析,该系统为鄱阳湖地区相关保护开发部门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