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矫正(Community-based,CorrectionCommunity Correction),是西方地区传入我国的舶来语。作为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相对于传统刑罚制度对服刑人员封闭式的管理方式,社区矫正对服刑人员实行社区式、开放式的刑罚执行方式。在当今世界,保持国家对犯罪人的刑法威慑性的基础上,保护犯罪人自身合法权利,并利用社会参与矫治来代替监禁刑罚的处罚手段是刑罚谦抑性和刑法人道化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行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实践体现,社区矫正所体现出来的发动基层组织和人民大众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式、开放式刑罚执行机制在促进服刑人员认罪悔罪、改过自新、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刑罚执行体系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模板方式。截止到2017年,在中国社区矫正自试行到现在只有14年时间,还属于一个新领域,刑法学者、社区矫正学者和司法机关工作者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对社区矫正进行研究,但一般都是从学术层面讨论该问题,作为社区矫正工作“核心内容”和“三大任务”之一的教育矫正工作,其开展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矫正的成效和质量。故此,笔者充分利用近三年的基层监狱工作和近四年的社区矫正工作经验,查阅国内外大量刑法学和社区矫正基础资料和三明市各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和基层司法所数据资料和调研信息,筛选大量社区矫正基层实时数据,结合三明市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及在工作中探索形成的有效模式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梳理、研究、社区矫正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价值,总结并找出社区矫正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矛盾、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本文分为五个大标题,第一标题第一小标题先从社区矫正的思想基础中的刑罚人道化思想、犯罪复归化思想、行刑经济化思想、犯罪学标签理论、行刑社会化理论和教育刑思想六个方面对社区矫正的思想萌芽、理论产生、制度发展、机制完善等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引申到社区矫正的实践价值;第二标题介绍社区矫正制度基本概况及发展现状,并分别从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英国社区矫正模式和美国社区矫正模式和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北京社区矫正模式和上海的社区矫正模式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对三明市的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第三标题是从社区矫正基础保障薄弱与义务增长迅速之间的矛盾、教育主体单一和缺乏强制性保障之间的矛盾、主观认识不足与监督考核缺位之间的矛盾、教育矫正不规范与制度操作性不强之间的矛盾这四种矛盾来指出并分析当今社区矫正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标题介绍三明市各县(市、区)社区矫正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诸如永安市“中途之家”、沙县社区矫正人员“1+8”创业模式、梅列区青少年社区矫正“一局两院”帮扶模式和明溪县城关乡社区矫正教育学校四个有代表性的教育管理模式;第五标题从深化认识、加强宣传、保障基础、完善机制、优化创新、加强管理、跟踪督查等七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