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国基础教育治理变革研究——基于政府外部治理的视角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gming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传统政治体制和两党制影响,在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思潮的作用下,随着公共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路径的调整转变以及知识社会的日益兴起,为应对教育领域出现的重重挑战,英国政府在基础教育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  首先,英国政府通过在教师、校长、国家课程和考试等领域内的法律、政策和标准的颁布与修订,不断加强标准制定职能,并成立教育标准局对公立学校进行督导。同时,政府对教育标准局的督导范围、督导形式、督导内容等进行一系列改革,使督导制逐步适应本国教育的特点和需要,在教育事业中不断发挥重要的监督、指导、评价和反馈的作用。随着中央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控制的加强,地方教育当局的角色由传统的教育提供者转变为教育支持者,其对学校的管理和督导权力有所削弱。同时,政府赋予学校在人事、财务与教学方面更大的自主权。三者权力关系的变化促使政府在拨款机制、问责和质量保障等具体基础教育治理手段上做出相应变革。  通过公立自治学校的建立与发展,基础教育治理得到了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市场机制得到强化,从而在基础教育领域形成了竞争局面,提升了学校活力。在引入社会力量的同时,中央政府也通过改革拨款机制,实行直接拨款并与公立自治学校间签署资助协议,将公立自治学校的自主权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推行公立自治学校扩张计划的同时,实则加强了对学校的宏观控制,强化对基础教育的干预,提高教育领域的行政效率。其次,政府不断加强与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问责与评估,形成了以绩效为导向的问责体系。此外,政府还通过推进国家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完善考试制度,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质量保障。  在英国基础教育治理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对扩大治理参与面和提升教育质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教育的公共性遭到了私人部门等市场力量的侵蚀,以教育标准局为主体的督导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教育治理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保持权力平衡,共同承担责任,这也要求英国基础教育治理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