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葛浩文译《生死疲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g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新兴跨学科翻译理论,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汰弱留强”、“适者生存”原则。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生态环境并且进行适应性选择的实践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由源语、源文本、目标语、译者、译本和读者等构成的统一体。以译者为中心强调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创造作用。译者需要发挥主体作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且进行适应性选择,这种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多维度的,包括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译者只有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发挥译者中心作用,从多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才能使译文获得认可。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包括译本。《生死疲劳》是莫言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葛浩文翻译了大量莫言的作品,广受好评,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做出卓越贡献。本论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生死疲劳》。莫言独特的创作风格,《生死疲劳》的历史背景与地方特色,目标语社会和目标语读者的思想体系等都是翻译的生态环境。这些因素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因此,葛浩文必须凭借自己的能力适应该环境,从《生死疲劳》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进行适应性选择。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论述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第二部分是关于生态翻译学的详细介绍,包括生态翻译学的定义、主要术语——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与选择。漫长的翻译史证实译本是译者价值观的体现。翻译被认为是译本产生过程中,译者基于自然选择原理不断进行适应与选择的过程。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适应与选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第三部分解释了葛浩文在翻译《生死疲劳》时是如何适应其翻译生态环境的。根据生态翻译学原理,翻译的本质是适应与选择。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适应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译者和译本对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同其他生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是不一样的。葛浩文面对的翻译生态环境十分复杂:莫言的创作及语言风格极具特色,与其他大多作品一样,《生死疲劳》的故事也发生在高密东北乡,包含大量地方特色的语言及文化风俗;英语社会及读者的思想体系、阅读习惯要求葛浩文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葛浩文凭借其双语文化能力及严谨的翻译主张,能够适应独特的翻译生态环境。第四部分阐述了葛浩文在翻译过程的适应性选择。译者的任务是进行大量选择以实现译本与源文本的对应。葛浩文的适应性选择是从不同维度展开的,语言维方面从词汇、语句及篇章展开,文化维包括特定文化表达及谚语俗语的翻译,交际维的交际意图主要是通过文中人物的名字及服饰体现的。第五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多项式定语是汉俄语中都存在的共同现象。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对汉俄语多项式定语的排列顺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汉俄语的多项式定语语序往往都遵循“亲疏原则”和指别性领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及其不育患者前列腺液(EPS)支原体的携带情况,以了解CP患者生育力与支原体的关系。方法 CP组患者190例,将其做生育力和病理性调查的138例分为CP生育
采用吡哆醇与棕榈酸为原料,水溶剂法合成吡哆醇二棕榈酸酯。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棕榈酰氯与吡哆醇的质量比为2∶1,反应温度16℃,反应时间20 h,以吡哆醇计产率5
“升学宝”是钱江晚报科教部创办的新媒体产品,从13年11月诞生至今,钱江晚报“升学宝”经历了从初创期到稳定期的发展过程。在这期间,我与成员共同参与设计了升学宝从定位到
氮杂环卡宾与铜、银、金形成的配合物因为其特殊物理化学的性质,已广泛用于医药、催化等领域。因此,深入揭示氮杂环卡宾与金属之间的成键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1998年,Boehme和Fr
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之后新兴的第四代主流媒体,网络已经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的广泛应用和全面普及,大
近年来,氮杂环卡宾(NHC)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催化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氮杂环卡宾具有强的σ给电子能力、结构多样化、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易调控等特点,因此,在有机合成、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着认识不足、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本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育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新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动力。未来的教育工作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创造性、开放性、个性化的特点,这使
如今,移动互联网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移动互联网,高校的校园网建设也由有线网建设向无线网建设转变。高校无线网络由于用户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