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能否长期坚持身体锻炼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然而在锻炼实践中,人们往往明知锻炼的诸多益处,却依然维持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面对不容乐观的形势,迫切需要一个针对锻炼行为的有效预测工具,以便在预测的基础上形成对锻炼行为的有效干预。在解释锻炼行为的众多模型中,计划行为理论较为合理。然而我国的已有研究仅停留在理论的介绍,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首先引入两个国外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依心理测量学的标准,所引用的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同时,分别将计划和障碍自我效能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根据理论假设提出备择模型,用结构方程模型测算各模型的拟合指数,选出最优的模型。之后,采用准实验设计,综合考察计划和障碍自我效能对锻炼行为的干预作用。本研究的被试选取的是安徽两所普通高校的466名学生,男214名,女252名。研究结果:1.计划作为锻炼意向到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而非调节变量,对锻炼行为有较好的解释和预测作用。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加入计划增加了模型对锻炼意向和锻炼行为的预测能力。2.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加入障碍自我效能,障碍自我效能作为调节变量能较好地解释和预测锻炼行为。3.以计划与障碍自我效能作为干预手段都对锻炼行为有促进作用,两种干预手段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