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学者们对跨文化适应已做了大量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但是目前就第三文化(组织文化)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有关的研究仍属鲜见。本文通过对38名曾通过AIESEC学生组织去中东欧四国实习的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组织工作人员和实习生的采访,加上作者本人的参与性调查,探讨了学生对AIESEC文化的认同和实习期间跨文化适应的关系。自20世纪初人类学家研究原始部落居民对现代社会文化的适应开始,跨文化研究的对象现在已包括移民,国际学生,出国工作人员,游客,少数民族等等,涉及了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由此,各家对跨文化的定义也众说纷纭。通过比较,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本问认为跨文化适应是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双方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变化的过程。跨文化适应可以是两个不同文化间的适应,群体间的适应,群体对文化的适应,或者个人对文化的适应,它包括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方面。社会适应表现为物理的,如经济,政治,生活上的改变,心理适应则主要指价值观,态度,信仰等。John Berry认为,一般说来,文化适应策略有四种(融合,同化,分离,边缘化),影响因素有性格,文化差距,时间长短,文化知识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学生组织,AIESEC每年帮助数千名学生完成出国留学的梦想。年轻的学生们在出国实习过程中自然会碰到诸多问题。AIESEC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担当平台的同时帮助实习生们更加平稳地度过文化适应期。在实习生们实习期内,AIESEC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实习职位的申请,签证的获得,国外期间的衣食住行,工作交友,处处都会有AIESEC的影子。因此,与其交流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习生们文化适应是否顺利,实习成果是否令人满意。但是作为一个有60多年历史,成员过万,遍布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组织,AIESEC有着鲜明的组织特色和组织文化。如果实习生们不能认同AIESEC的组织文化,势必将在实习生活中遇到更多问题。本研究将探讨AIESEC实习生对组织文化的认同度和文化适应是否顺利有无关系。同时,本文还将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性别,专业,实习期长短等对文化适应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为此,作者参加了在捷克共和国Karvina为期18周的实习,参与观察了部分中国实习生的生活,采访了邻近的中国实习生,并对AIESEC的负责学生进行了访谈。回国后,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收集到38份曾在中东欧四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参加AIESEC实习的中国学生的问卷。问卷使用加拿大学者J.Berry的文化适应态度量表,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了两套测量组织认同和文化适应相关因素的量表。随后,作者使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效度、信度分析,及相关分析,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分类汇总。结果表明:AIESEC实习生对组织文化的认同度和文化适应过程存在正比例相关关系,实习生的性别,专业,实习类型,实习期长短等都会影响其文化适应过程。对AIESEC价值观(参与,文化多样,领导力,追求卓越)认同度较高的实习生对实习期以及自己在实习期的表现较为满意。相反,其他实习生则反映出孤独,饮食不正常,自信不高等问题。同当地社会接触较多的实习生,如教育类实习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对较少。相反,工作量大,社交范围相对狭窄的部分实习生则碰到了生活上和认同上的诸多问题。短期的实习生(两个月或者8周)对自己的实习期满意度最高,长期(6个月到1年)次之,中长期实习生(2个月到6个月)最低。这个结果符合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的理论。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还表明,中国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对专业课学习疏忽严重,对目的国语言学习的重视度不够,影响了实习的质量。这些也为今后AIESEC工作的开展,以及实习生实习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