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FeSi2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和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寻找绿色新能源迫在眉睫。基于泽贝克效应和佩尔捷效应,热电材料可以直接实现电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并具有无噪音、无污染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可应用于废热回收、深空探测电源和微型制冷等领域。β-FeSi2因其绿色廉价、稳定性高等优点,在热电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繁琐的制备工艺和低的热电性能严重制约了材料的实际应用。采用快速冷凝法可以实现β-FeSi2单相的快速制备,然而其内在的反应机理尚不明确。此外,针对β-FeSi2的改性研究多局限于对热电性能数值浅显的报道,而关于材料的物相、微观结构及内部电热输运机制等缺乏系统的分析。并且,由于目前可供选择的掺杂剂种类较少,且掺杂原子的掺杂量或掺杂效率比较低,热电性能的调控程度十分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首先对快速冷凝工艺高效制备β-FeSi2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探究;其次,首次采用重元素对β-FeSi2进行掺杂或固溶,并对合成的材料的物相、微观结构、热电性能和电热输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另外,对性能优化后的n、p型FeSi2材料的高温稳定性进行了评估;最后,制备了FeSi2器件元件,并对元件的界面结构进行了表征,也对界面阻挡层材料作出了初步的筛选。本论文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采用快速冷凝(电弧熔炼)工艺,熔炼后的包晶相产物(α-FeSi2+δ和ε-Fe Si)尺寸细小且分布均匀。在1173 K下仅退火48 h后包晶相就可以完全转化为β相,无任何第二相残余。相较于缓冷工艺,快速冷凝后的包晶相到β相的固相转变过程可以得到简化,仅依靠反应α+ε→β即可完成,并且反应过程完全符合Ginstling-Brounshtein-Habert动力学模型。细小的包晶相尺寸和退火阶段固相反应过程得到简化是快速冷凝工艺可以高效制备β-FeSi2纯相的根本原因。2.研究了n型掺杂剂Co对FeSi2材料电输运性能的影响。Co取代Fe位可以显著的提升材料的载流子浓度、电导率和功率因子。Fe0.94Co0.06Si2在900 K时z T值可以达到0.26。采用二步退火(1423 K,预退火20 min;1173 K,再退火48 h)工艺在Fe0.94Co0.06Si2材料中进一步固溶重元素Ru。由于Ru在α和ε相中不同的溶解量以及Ru在1173 K再退火包析转变(α+ε→β)阶段不能扩散,导致Ru最终在β相中分布不均匀。Ru固溶没有明显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能,但可以在材料内部引入强烈的晶格畸变和质量波动,显著的降低晶格热导率。Fe0.89Ru0.05Co0.06Si2在900 K时z T值可达到0.33,较Fe0.94Co0.06Si2基体提升27%。3.研究了重元素Ir掺杂的n型Fe1-xIrxSi2化合物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和热电性能。当x=0或0.16时,均可得到β-FeSi2纯相。而当0<x<0.16时,Ir在β相中分布不均匀。Ir掺杂可以显著的优化材料的电学性能。Fe0.84Ir0.16Si2在300~900 K之间的平均功率因子可以达到14.4μW cm-1 K-2。此外,Ir掺杂可以大幅度降低材料的晶格热导率。Fe0.84Ir0.16Si2在300和1000 K时晶格热导率分别为2.1和1.6 W m-1K-1,在相同温度下较基体下降89%和71%。Fe0.84Ir0.16Si2在1000 K时z T值为0.62,在300~900 K之间的平均z T值可以达到0.36。4.研究了p型掺杂元素Al和Mn对FeSi2材料电输运性能的影响。Al的杂质能级已进入价带,而Mn的杂质能级非常深,这导致Al提供空穴的能力远强于Mn。Al掺杂可以将材料的载流子浓度优化至接近单抛物带(SPB)模型预测的最佳载流子浓度值,使得FeSi2-xAlx在全温度区段内具有高的电导率和功率因子。在900 K时,FeSi1.96Al0.04和Fe0.92Mn0.08Si2的z T值均达到0.18,但FeSi1.96Al0.04在中低温区段的z T值明显高于Fe0.92Mn0.08Si2。进一步在FeSi1.96Al0.04材料中固溶重元素Os并合成了一系列Fe1-zOszSi1.96Al0.04化合物。Os固溶对材料的电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可以显著的降低晶格热导率。Fe0.80Os0.20Si1.96Al0.04在300和900 K的晶格热导率分别较FeSi1.96Al0.04基体下降52%和41%。最终,Fe0.80Os0.20Si1.96Al0.04在850 K时的最高z T值及在400~900K之间的平均z T值分别为0.35和0.24,均为FeSi1.96Al0.04基体的2倍。5.FeSi2基体、Fe0.84Ir0.16Si2和Fe0.80Os0.20Si1.96Al0.04材料在1173 K大气氛围中均展现出了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能。以Fe0.94Co0.06Si2和FeSi1.96Al0.04分别为n、p型材料制备成热电器件元件。当无阻挡层材料时,Co向p型材料中及Al向n型材料中均发生扩散,界面接触电阻率高达6.1×10~3μΩcm~2。在n、p型FeSi2材料之间添加阻挡层。Ni、Ti和Ti Al3均与FeSi2组分之间存在严重的扩散或化学反应,阻挡层完全失效。Nb虽然与FeSi2组分之间无严重扩散,但Nb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元件结构崩坍。而MoSi2、WSi2和Ti B2在FeSi2材料烧结温度下均无法烧结成块体。CoSi2与FeSi2之间仅有微弱的扩散。将Fe0.94Co0.06Si2/CoSi2/FeSi1.96Al0.04元件在1173 K大气氛围下进行老化处理,元件结构仍然保持完好,无明显氧化,且阻挡层与FeSi2材料间也没有明显发生更进一步的扩散。因此,CoSi2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适用于FeSi2器件元件的阻挡层材料。
其他文献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发严重的肝脏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虽然有效的疫苗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存在,但慢性HBV感染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 Ag)是HBV病毒粒子包膜的组成成分,也是HBV感染的最重要标志物,其检测常被作为诊断HBV感染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清除HBs
现代汉语中,“被”、“把”同现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被”、“把”同现构式进行探讨,以解释相关的语言现象,并促进相关构式的研究。界定同现构式需满足三个条件:(1)该构式中“被”字构件与“把”字构件同置于谓语动词前作状语;(2)两者修饰的中心语相同;(3)两者结合紧密,中间通常不存在插入性成分或停顿性的标点符号将其隔开。
当前,中国正迈入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进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首先需要寻求相应的理论加以引领和支撑。贸易竞争力是贸易优势的直接体现,一方面,中国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建成了贸易大国,也付出了诸多代价,制约贸易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传统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变化,要素结构优化特征显现,尤其是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使生产
溶源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它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旦溶源细菌中原噬菌体被激活,它们将会裂解细菌,并通过释放细菌的营养物质和噬菌体来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它们能够改变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许多化学物质都能够激活原噬菌体。因此,评估化学物质的溶源诱导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会排放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传统的检测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亟需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以
近二十年,半赫斯勒材料是热电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类材料具有高使用温度、高热电性能、低廉的成本、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是最具商业化应用潜力的热电材料之一。但是半赫斯勒材料批量制备工艺、器件界面阻挡层和器件设计研究工作较少,导致目前基于该类材料开发的热电发电器件的输出性能仅达到理论计算值的60%左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本文以开发高性能半赫斯勒热电器件为目标,对包括原材料批量
在现有西方生态理论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对资本及资本主义的批判最为彻底。它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试图寻找到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生态社会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标示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在众多的生态社会主义者中,乔尔·科威尔最具代表性。他论著丰富,思想深邃,见解独到,出版绿色经典著作《自然的敌人》,与法国学者迈克尔·洛威合作,发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出口导向政策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经济体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极大的成长。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也逐渐发展成为贸易大国。2018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2.35万亿美元。然而随着当前国际贸易现有格局面临不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有一定抬头的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欧美国家采取了本国优先的政策,使得国际贸易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而各国经济同样也会因为贸易增长乏力而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