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CT淋巴造影标记的前哨淋巴结的影像特征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目的探讨 CT 淋巴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lymphography,CT-LG)标记的前哨淋巴结的影像特征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共153例从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了术前胸部CT淋巴造影扫描并符合以下纳排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本项回顾性研究已得到本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为:(1)年龄大于或等于18周岁的女性患者;(2)CT-LG图像能清晰定位前哨淋巴结者;(3)初次诊断为乳腺癌者;(4)经过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者。排除标准包括:(1)病理结果不完整或缺失的患者;(2)明确或考虑有远处转移的患者;(3)在进行CT-LG检查之前已经进行肿瘤切除或新辅助化疗的患者;(4)处于哺乳期的患者。研究方法:首先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收集和记录。随后,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三维重建工作站上进行前哨淋巴结的确认,并对所选择的前哨淋巴结的长径、短径以及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并记录在案,对于那些不止一个前哨淋巴结显像的患者,我们选择最大者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统计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成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连续变量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并筛选出有统计意义的变量,之后,利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Stepwise)确定上述有统计意义的变量中是否存在独立预测因素。最后,采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各个预测因素及其组合后的预测能力。结果在153个病例中,50例(32.7%)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103例(67.3%)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CT淋巴造影标记的前哨淋巴结的长径(P<0.001)、短径(P<0.001)、长短径之比(P=0.002)以及皮质厚度(P<0.001)均与腋窝转移显著相关,其中皮质厚度为独立预测因素,它的最佳截断值为3.5 mm(OR:4.177,95%CI:1.724-10.120,P=0.002),它的敏感性、特异性、曲线下面积、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97%、92.50%、0.868、81.81%和88.10%。CT淋巴造影标记的前哨淋巴结的四个因素组合后在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97%、95.00%和0.870。结论通过乳腺癌患者的CT淋巴造影标记的前哨淋巴结的成像特征,可以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态。此外,这些特征对选择真阴性腋窝淋巴结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能有帮助,当所显影的前哨淋巴结的相关指标均支持考虑阴性且该淋巴结为腋窝最大淋巴结时,有可能能使患者免于前哨淋巴结活检。第二部分:乳腺磁共振和同侧腋窝淋巴结的影像特征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目的评估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定性特征与同侧腋窝最大淋巴结的定量特征在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方面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共92例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之间在我院乳腺外科术前进行了 3.0T乳腺MRI检查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本项回顾性研究已得到本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本研究纳入标准如下:(1)年龄大于或等于18岁的女性;(2)初次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3)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者;(4)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排除标准包括:(1)病理结果不完整或缺失的患者;(2)明确或考虑有远处转移的患者;(3)在MRI检查前已进行肿物切除或新辅助化疗;(4)哺乳期患者;(5)原发肿瘤内及周围有明显出血者;(6)肿瘤体积太小以至于不能放置感兴趣区域的患者;(7)非肿块性强化或图像质量低下的患者。研究方法:两名医生在飞利浦后处理软件上进行乳腺癌的磁共振特征分析及同侧最大腋窝淋巴结径线的测量并记录。统计分析: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分别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随后,经统计分析得出有意义的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指标分别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Stepwise),判断是否存在独立预测因素。之后,把有意义的分类变量、连续变量用逻辑回归分析进行交互融合,算出概率,最后交互所得的概率运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评估相关因素的诊断能力。结果在92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例中,39例(42.4%)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MRI定性特征中包括肿瘤大小、边缘、形状、T2WI信号和增强方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同侧腋窝最大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及长短径之比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也显著相关。其中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组合敏感度最高,为84.91%,AUC为0.911;同侧最大淋巴结定量指标组合的特异性最高,为98.11%,AUC 为 0.832。结论乳腺癌磁共振的定性特征及同侧最大淋巴结的定量特征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乳腺癌的定性特征和同侧最大淋巴结的定量特征组合后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用定性特征或同侧最大淋巴结的定量特征,该方法可能有助于临床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