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理论层面地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指出了这一方法在现实教育环境中运用所遇到的困难,期望通过上述这些讨论能为我国当前进行的课改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能给广大一线教师以启发。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分析法、文献法和实验法。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属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分析了评价与学习、教学的关系,提出“应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以评价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又指出“评价的对象应是数学学习。学习是一个过程,因此评价也应是一个过程。”最后提出了应用档案袋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操作模式,改进数学家庭作业模式以及新的复习方式——自编试卷模式。 第二部分是对实践结果的总结。笔者把上述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在中学实际操作了一次,诣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本文的主要成果是两方面:一是深入分析了评价与学习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学习既是一个过程,那么评价不能孤立地只进行一次终结的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考察。”“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排序,给班级排序,而是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要把评价与学习密切联系起来。”但另一方面,“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不应是因同学间的排序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而应是学生发现自己进步或后退后形成的自我反思、自我激励。因此可以说评价与学习又是对立的。”二是提出一些具体操作模式,并应用于实践后,给出了一些更切实际的建议。教育环境毕竟是现实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