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程中过程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s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理论层面地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指出了这一方法在现实教育环境中运用所遇到的困难,期望通过上述这些讨论能为我国当前进行的课改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能给广大一线教师以启发。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分析法、文献法和实验法。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属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分析了评价与学习、教学的关系,提出“应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以评价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又指出“评价的对象应是数学学习。学习是一个过程,因此评价也应是一个过程。”最后提出了应用档案袋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操作模式,改进数学家庭作业模式以及新的复习方式——自编试卷模式。 第二部分是对实践结果的总结。笔者把上述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在中学实际操作了一次,诣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本文的主要成果是两方面:一是深入分析了评价与学习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学习既是一个过程,那么评价不能孤立地只进行一次终结的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考察。”“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排序,给班级排序,而是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要把评价与学习密切联系起来。”但另一方面,“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不应是因同学间的排序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而应是学生发现自己进步或后退后形成的自我反思、自我激励。因此可以说评价与学习又是对立的。”二是提出一些具体操作模式,并应用于实践后,给出了一些更切实际的建议。教育环境毕竟是现实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其他文献
在中国东部花岗岩、玄武岩和石灰岩地区布设91个采样点,采集土壤剖面和母岩样品,测试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其纬向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时:(1)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玄武
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分析,重点对当前4G、5G交合点的对比,5G技术优势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告诉人们,5G技术发展大势所趋,必将快速深入的普及,人类将因此快速步入移动网
<正>当前,伴随着“互联网+”的新兴与普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搭乘“互联网+”东风,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从2009年3月第一家土地流转网站土流网诞生至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领域
口语交际是人类最基本的语言活动,也是社会最直接的交际手段。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每个学生进入社
修辞学是研究文章上美地发表思想感情的学问。修辞学是研究文辞上修辞,使增美善的学科。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善尽美,才能引起美感。这
期刊
基于制图理论中情态功能范畴允准附加语的假设,“NP+V-起来+AP”的评价义可在结构上统一解释。“NP+V-起来”是贡献情状意义的附加语,其结构的生成独立于主句的推导过程。句
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讲,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为农民提供的非农就业机会较少,农村剩余劳动数量多.农民外出打工逐渐成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