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治理一直是国际土壤环境科学技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目前,作为一种廉价的、原位绿色治理技术——植物修复已成为国内外土壤修复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利用积累、超积累植物提取修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和发展。超积累植物的筛选、鉴定和驯化是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关键。本论文对浙江省典型铅锌矿区进行了野外植被与土壤污染调查,并通过溶液培养试验及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矿区优势植物之一-富阳种群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的锌镉耐性和吸收性,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系统进行了典型铅锌矿废弃地优势植物调查及其重金属积累特性研究。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平均递增顺序为Cd < Cu < Pb < Zn,植物中重金属全量平均值的顺序为Cu < Cd < Pb < Zn;总结了矿区植物的常见种类,并分别从生态学、遗传学、植物分类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了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与吸收性以及矿区植物在矿山环境恢复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发现并鉴定了景天科景天属一新种-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 X.H. Guo et S. B. Zhou),丰富了中国景天科景天属植物资源。在水培条件下,Zn 200μmol L-1处理时地上部Zn达868 mg kg-1,在Zn 800μmol L-1以下处理水平时无明显受害症状。该东南景天对Cd具有很高的耐性,且地上部积累量较高。Cd 50μmol L-1水培时地上部含量达814 mg kg-1,大大高于100 mg kg-1的超积累植物标准,但根中Cd浓度达到2642 mg kg-1,即其Cd转移系数小于1。在本土培盆栽条件下,该种东南景天Zn含量最高达358 mg kg-1,Cd含量最大为2.55 mg kg-1。富阳种群东南景天对Zn有较高的耐性和吸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