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4集电视剧《琅琊榜》改编自海晏的网络文学作品《琅琊榜》,是孔笙、李雪两位合力执导,胡歌、王凯、刘涛、黄维德等人联袂主演,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北京儒意欣欣影业、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讲述了大梁赤焰军因奸佞陷害蒙受不白之冤于梅岭一役全军覆没,赤焰军少帅林殊侥幸未死,却因中毒而面目全非,改头换面后化名梅长苏,以病弱之身搅动风云、铲除奸佞、辅佐靖王、昭雪冤案的故事。2015年网络文学IP剧席卷了整个荧幕,从《何以笙箫默》、《盗墓笔记》,到《花千骨》、《琅琊榜》,这些网络文学IP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转化为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而是将目光放在更长远的资本市场,力求最大化的开发网文IP价值,成功打造了一条极具吸金能力的网文IP产业链。在这种市场盈利模式下,催生出了大量崇尚娱乐、徒具拜金心态、毫无水准的垃圾IP剧,而《琅琊榜》的出现打破这一局面,成为了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象级“IP剧”,本文力图探究《琅琊榜》的成功之处,为网络文学IP剧的未来找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详细定义讨论了IP的定义,以及国际背景下IP剧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影视业中的IP剧现状,网络文学是IP剧最大来源的结论。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布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网络文艺”首次以概念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也间接说明了网络文学IP的价值。代表了网络IP剧高阶水准的《琅琊榜》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极高研究价值。以时间线索,从一个客观的角度上探寻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及IP剧产业链的形成,并从传播学角度解析网文IP剧热播的原因,网文IP剧的热播也弥补了高速发展的影视行业在影视剧产品和盈利模式上的断层。笔者以《琅琊榜》这部电视剧为切入点,从电视剧制作方、电视剧多种营销手段和电视剧的衍生产品三个方面,解析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网络文学IP剧《琅琊榜》是如何“玩转”经济产业链的。同时,这部电视剧本体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相较以往的古装历史剧,《琅琊榜》在主题内涵上对帝王文化、权谋文化、武侠元素等几个方面都有了全新的探索,而考究的细节、精致画面也远胜与一般电视剧的表现手法,人物形象的设置也有极大的突破,真正做到了“内外兼修”,这部电视剧对于同类型古装电视剧的创作,具有极大的参考和标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