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府间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航空治理中的互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全球性问题史无前例地影响着人类生活。航空运输业作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是经济贸易引擎、又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也深受全球化的深刻影响。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国际航权逐步开放,发达国家逐步放松对航空的管制,以及工业化升级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球航空运输业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实问题。全球问题呼唤全球治理。在全球治理的框架下,各种国际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政府治理与自治理之间的特定区域,采取以资源互补和权力分享为特征的治理模式,在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舞台上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比研究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简称:国际民航组织,英文缩写:ICAO)为代表的国际政府间组织和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简称:国际航协,英文缩写:IATA)为代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其与各国政府、航空企业之间的职能差异和相互关系,探究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国际航协(IATA)在全球航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为提升我国在全球航空治理游戏规则制定上的发言权和维护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长远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全球治理与合作治理的理论为基础,以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协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访谈法,在理清主权国家政府、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航协(IATA)和各国航空企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ICAO、IATA在全球航空治理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合作,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思考全球化背景下ICAO和IATA对全球航空治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并找出治理规则和治理实践当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本文主要内容如下:开头部分为导论,扼要地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之后的正文共分六章,全文共十三万余字,论文的创作历时三年有余。第一章简要阐述了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全球航空合作治理的基本理论。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但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本章第一节,主要介绍当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包括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斯考尔特和叶江等学者的观点,并就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研究,认为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反对恐怖主义等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全球化越发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随后从信息通讯、经济、共同面对全球性危机和国际法理体制角度,展望今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方向。本章第二节,主要研究全球治理,包括其定义、起源发展以及相关著名理论。首先从讨论“全球政治”,引出对“全球治理”概念的界定,认为全球治理理论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一是治理价值,二是治理规制,三是治理主体。全球治理体系并没有把民族主权国家排除在外,只是指出主权国家之外的政治力量在全球治理的复杂体系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空间和参与机会。可见,全球治理并不意味着没有政府的治理,也有可能是政府间治理或者超国家治理,其范围之广,几乎囊括了我们所知的众多治理主体。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治理将会主要是相关跨国机制以及国际机制的结合。本章第三节,分别研究归纳国际政府间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概况、承担功能及其发展现状、影响力及其限度等。本章第四节,主要介绍了全球航空合作治理的定义、内容界定和各主体作用发挥等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ICAO和IATA在全球航空合作治理中的作用异同。总体而言,在全球航空运输领域,ICAO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政府间组织,而IATA则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二者各自承担着重要而不同的责任,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是全球航空合作治理领域关系密切而又当仁不让的双主体。本章各节分别就ICAO与IATA的组织性质、组织宗旨、组织结构、基本职能和主要工作等展开全面的对比,以支撑后续研究。分析可见,ICAO主要对于世界航空业整体进行规范和推动,所以影响范围较广,包括主权国家的航空管理机构、航空公司、机场、从业人员等等。而IATA是行业性国际非政府组织,主要代表的是航空公司以及旅行社、货运承揽业和航空事业供应商等的利益。第三章主要进行全球航空合作治理中主要行为体的互动分析。本章第一节,主要对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协与各国政府之间的互动进行分析。首先分别介绍我国民航部门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民航部门的管制现状,继而分析国际民航组织与各国政府的相互影响及国际航协与各国政府的相互影响。通过分析可见,无论是国际航协还是国际民航组织,各国政府都在与其交往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国际航协作为行业协会需要为自己和成员航空公司争取利益,在政府的监控下,这些争取行为首先不能损害该国利益。同时作为国际航协成员的航空公司也部分表达着各国政府的意图。国际民航组织作为政府间组织,对于国际民航业及各成员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掌控着行业最低标准制订的权力。各国政府有国际民航组织赋予的权力和义务,可以参与国际民航组织事务的决策,而国际民航组织更多的是给予政府在民航发展和技术上的帮助。本章第二节,主要对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协与各国航空企业之间的互动进行分析。各方良好互动可更顺利地推进全球航空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首先分析各国航空企业与ICAO和IATA之间的关系,继而论述ICAO与IATA对各国航空企业的管理、服务与影响,并以提升全球民航安全管理、推动航空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为例,展现航空企业、ICAO和IATA之间进行的互动及作出的贡献。本章第三节,主要就国际航协与国际民航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重点分析。分别阐述了ICAO对IATA的影响,以及IATA对ICAO的影响,并就IATA与ICAO的作用差异与协作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分别引用“欧盟碳税”和“旅客扰乱航班”两个重要问题进行案例对比分析,生动地展现出ICAO和IATA的参与对全球航空治理问题最终解决效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凸显出ICAO和IATA在全球航空治理中的具体作用。第四章主要研究全球航空合作治理存在的问题和阻碍。本章第一节,主要论述ICAO在民航立法实践方面做出的主要贡献,主要包括:构筑了战后国际民用航空活动秩序的基石——《芝加哥公约》;通过华沙体制形成并完善了国际民航活动中航空业与其使用者之间最基本的法律关系;形成并完善了国际航空保安公约体制;积极促成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通过了《关于国际承认航空器权利的公约》和《开普敦公约》等。本章第二节,主要阐述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国际合作治理中存在的各主体间利益博弈问题,具体以马航MH17航班被击落事件为例,分析其问题根源与复杂成因,并展开延伸讨论。本章第三节,主要阐述国际合作治理中各主体间的协调问题,并以马航MH370航班失联搜救事件为例,具体分析其原因,并梳理各方观点及所倡导的解决方法等。本章第四节,主要论述现行框架下国际合作治理中各主体间的不平等问题,包括参与治理的富国与穷国之间存在着权力不均衡的现象,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与程度存在不均衡问题等。本章第五节,主要论述国际民航组织和国际航协等在制度性参与全球航空合作治理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分别阐述国际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参与全球航空合作治理的现状,分析发现这些组织在全球航空合作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并未形成无缝衔接,这也为后续改进留下了空间。本章第六节,在前五节论述基础上,着重对各国际组织在全球航空合作治理中的博弈原因进行分析,明确其根本原因在于治理中存在着严重的权利不平衡问题,然后提出相应改进建议。第五章主要对ICAO、IATA等专业性国际组织在全球航空治理体系中的发展进行研究。本章第一节,以民航安全治理为切入点,分析探讨国际民航组织对航空安全的管控措施,各国政府的航空安全管控模式,以及ICAO与各国政府的合作。本章第二节,以碳排放为切入点,分析探讨政府间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航空治理中的合作模式与机制,分别阐述国际民航组织处理国际航空碳排放的进程以及国际航协治理国际航空碳排放的实践。本章第三节是论文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所在,作者结合自身从事民航维修业改革实践和论文理论研究的两方面成果,经过缜密构思与广泛调研论证,在业界开创性地提出了建立“国际航空维修战略联盟”的构想与实施路径,并就创建该联盟的基本构想、运作方式、组织机构、相关业务、财务结算与重大利好等进行了系列阐述。未来的“国际航空维修战略联盟”将是介于国际政府间组织与国际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类组织,它的出现将构成对全球航空治理体系的有效补充。目前,该成果已引起有关民航监管当局、地方政府、业界巨子和国际著名咨询机构的认可、重视与积极响应。未来如推进顺利,将会为我国民航维修产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效益,并对行业综合水平提升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推动,乃至成为行业规则的改变者与重塑者。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本章共分五节,第一节是对ICAO与IATA在全球航空治理中协同作用的思考;第二节是各国际组织在全球航空治理中的博弈分析及改进建议;第三节是各国际组织在全球航空治理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的建议;第四节是ICAO和IATA的未来协作机制与分工调整建议;第五节是总体改进建议。该章着重阐述未来国际民航组织与国际航协应如何在全球航空合作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提出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构建全球航空合作治理格局,发挥大国的民航安全稳定作用,形成榜样的力量等建议。最后给出论文的总体结论,并对各国际组织在全球航空合作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和六条建议。明确定位在以资源互补和权力分享为特征的合作治理模式中,国际民航组织和国际航协是全球航空治理领域关系紧密的双主体,他们的合作为航空领域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之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择模式。通过研究ICAO和IATA参与全球航空治理,在理论上全面考察行业性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机制与现状,重点分析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参与全球航空治理的成就和困境,探索存在的法理和实践缺失,并给出两类组织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模式与建议;在实践上,系统比较了国际航协(IATA)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各国政府及各国航空企业等行为主体各自发挥作用的异同与互动,并给出建议,这对于宏观全面地了解全球航空治理现状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的几个方面研究较有针对性,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法得出的经验总结处理一类问题。总之,在当前及未来情境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资源环境及任务环境的变化将持续地有利于合作治理的发展和深入,形成和提供对于传统公共事务的逻辑再造,这尤其体现在航空运输等现代公共服务业的发展中。全球治理机制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美国在维护和承担世界责任一家独大的局面并逐渐形成了国际形势多极化发展——即西方发达国家共同承担维护稳定和繁荣的使命。但这还远远不够。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广泛公民大众的支持与参与,全球航空合作治理之发展势必会存在诸多问题。未来的改进无疑需要从扩大全球合作治理的参与面,建立更加公平、更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机制,让发展中国家更有话语权,更好地争取公民大众的支持和理解等几个方面去着手研究与解决。
其他文献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由于变换器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而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效率较高、输入电压范围宽、THD小和功率因数高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本文以巴林右旗媒介作为研究对象,对巴林右旗媒介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归纳。巴林右旗媒介是以1957年的《巴林右旗广播站》作为历史的起点,至今已有六十余载。巴林右旗媒介始终
采用里德(Reid)的感知学习风格问卷对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的119名学生学习风格进行一次调查研究。对被试在学习风格上表现出来的总体倾向和不同英语习得水平的差异用SPSS1
<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要树立以人为
住房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全球性难题之一。我国自1998年的住房体制改革以来,将住房由公有化转变为商品化,在市场性与土地稀缺性的推动下,使我国房价持续上涨,
本文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来研究雅昌集团的艺术话语权构建问题。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雅昌集团的发展历史,分析了雅昌集团如何通过数字
van Genuchten模型是目前拟合水土特征曲线应用最广泛的数学模型,但该模型参数多,且物理意义复杂,特别是参数α的物理意义至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文章通过理论推导,结合4种样
为了解决汽车内仪表台和装饰材料等改性聚丙烯PP复合材料所释放的有机小分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造成车内空气的污染问题,进行环保型车用内饰新材料的配方设计,我们首次开
辽代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在少数民族陶瓷中特点突出,品种多样,整体上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纵观辽代的研究成果,对于辽代陶
最近几年,很多作者研究了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正解存在性.本文第1章对这类问题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第2章主要为了研究一类三阶多点边值问题,构造一个新的Banach空间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