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人》被公认为是为是社会的主流元素,其客观严肃的报道及深度庄重的评论也一直被世人所称赞。本文即对2011年全年的《经济学人》涉华财经报道构架框架并进行分析,主要研究问题是:《经济学人》对中国议题的报道占整体总量的比例;大致呈现中国政府形象;《经济学人》财经新闻,报道风格和特点。本文研究主要采用框架分析法,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来构架《经济学人》的涉华财经报道。其中宏观包括报道数量和所占版面;中观包括报道议题和报道体裁分析;微观包括中国特色词汇和关键词色彩。通过这三方面的构架分析,笔者发现:1.2011年全年《经济学人》涉华财经报道占所有涉华报道总量的48%,占《经济学人》所有报道的总量的4.3%,而涉华报道则占到《经济学人》报道总量的9%;涉华财经报道所占版面由多到少依次为“一周速览”、“商业”、“财经”、“亚洲”、“特别报道”、“观察”、“社论”和“国际”版面。2.《经济学人》涉华财经报道议题基本分为六大主题,分别是宏观经济形象;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对经济影响;海外市场开发;与国际相似经济体对比;中国企业家。而且《经济学人》涉华财经报道善用夹叙夹议的报道模式,体现在体裁上面,则有消息报道、解释性报道、言论、特写和漫画这5种表现形式,但最常见的是解释性报道和言论的综合体这一体裁。3.《经济学人》涉华财经报道善用中国特色词汇,以期更贴近中国的真实情况;在评论政府和由政府控制的经济成分时,批判色彩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