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的农业经济组织,是法律规定的产物,它可以将小范围的农民生产组织起来形成专业的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经营的收益并最终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对合作社的发展给与了政策建议,并敦促相关部门予以扶持,表明了政府对推进我国农业转型发展,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视和决心。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较慢,合作社规模较小,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组织制度尚不健全,这些都会导致合作社资金的短缺从而制约其发展,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相关概念,描述了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及融资现状。其次,在实地调研了山西省6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得出了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供求不平衡的现状,探讨了合作社的资产状况、营运状况、合作社等级、合作社法人个人特征以及外部环境条件对合作社融资的影响,并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这些因素对合作社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合作社资产状况、评定等级、合作社社长的组织管理能力都对合作社的融资产生正向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在上述实证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晋中、晋南、晋北比较成功并且有一定代表性的合作社案例就以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不同环境、不同类型,以及制约因素不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特点。最后本文针对实证与案例分析的结论,结合山西省当前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现状以及拓展融资途径等建议。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补充现有的合作社融资理论,另一方面为探索合作社的发展解决合作社的困境提供参考。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基本状况对其融资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并结合案例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