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高中数学教材为依托,研究高中学生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情况,其中主要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三角函数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进行研究。围绕主题,本文正文分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问题提出,第二章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第三章实证分析,第四章课例研究,第五章总结与展望。在提出问题时,本文从教学内容和师生发展两方面分别说明了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以实习单位的部分学生为研究群体,调查其基本初等函数的掌握情况,从而了解其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通过调查,结论如下:第一,调查群体中高一学生对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学习兴趣与学生性别有关,男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同级女生对该部分的学习兴趣,这也关系到学生数学抽象的发展;第二,由于学生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在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学习中出现理解偏差,导致错误概念的产生,影响数学抽象能力的发展;第三,学生对数学文化和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及学习方法与教师对该板块的授课态度和方式相关联。三角函数的学习情况调查发现:一是学生初步接触弧度制时,往往出现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不等价转化及二者混用的情况;二是三角函数涉及公式较多,学生记忆不准确或理解程度不够,应用时出现符号错误;三是不能挖掘出题目潜在的条件,或不能将题目条件等价转化为数学的符号语言。根据数据分析,提出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建议,并通过三个不同的课例,分别举例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学法指导,解题和函数性质学法指导。在课例研究中,将概念学法指导归纳为比-观-括-剖-辨-练六部曲,通过类比,观察,概括,剖析,辨析六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函数概念,提高数学抽象能力;将解题学法指导归纳为审一审、思一思、做一做、讲一讲、改一改、练一练六个活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入审题,总结巩固,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发展;将抽象函数的性质学法指导分五阶段进行:引入—探究—发现—归纳—巩固。在探究过程中适当应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呈现直观动态精确的具体图象,由具体到抽象,贯穿数学思维方法,最终归纳形成基本初等函数的抽象性质,并进行巩固。通过教学方法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最终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并借助不同的授课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发展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在教学理论用于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在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在笔者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会继续推进该研究的应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抽象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