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弘治经筵讲官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ysk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筵,是为皇帝讲经解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不仅是帝王教育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目前,学界对明成化弘治时期经筵的探讨多置于经筵制度的整体关照之下,缺少对于成化弘治时期经筵制度实际施行情况的关注。本文以明成化弘治经筵讲官为研究对象,梳理明成化弘治经筵讲官出身、兼任时间、仕履等基本信息,分析讲官政治参与的主要表现,探究这一群体的政治参与对明嘉靖礼制改革的影响,进而揭示明嘉靖时礼制改革在明成化弘治时已初现端倪。明代经筵,始于太祖,定制于英宗。定制后,经筵讲官由翰林官员专任,转变为由多个部门官员兼任。定制之初,经筵便出现形式化的趋势。至成化弘治时期,经筵形式化日益明显。同时,成化弘治时期宦官权势日盛。为扩张个人权势,宦官时常干预官员选任之事。这一时期,东宫侍读、夤缘宦官、阁臣举荐是影响经筵讲官仕履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经常同时影响官员兼任经筵讲官前后的仕履。经筵讲官在参与政治事务之时,常担任其中重要职位。弘治《大明会典》之修,经筵讲官中就有数人担任总裁官或副总裁官一职。参议礼事之时,经筵讲官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其意见更易被支持、采纳。如经筵讲官李贤、柯潜“两后并祔”之议被明宪宗采纳;再如傅瀚之议获允,谢铎罢祀吴澄被驳回。罢祀吴澄之请的出现,与日益紧张的明蒙关系相关,也是先儒从祀标准出现变化的开端。由多位经筵讲官参撰的《会典》一书,对嘉靖时期中宫谒庙之仪、官员相见礼、士庶之礼的推广均有所助益。而且,嘉靖借助弘治先儒从祀之议,厘正先儒从祀标准,道德节操自此成为先儒从祀标准之一。弘治之议,可谓是嘉靖厘正先儒从祀标准的先声。
其他文献
张綖是明代中叶重要的文人,诗学词学都有着不俗的造诣,主要作品有《诗馀图谱》和《张南湖先生诗集》,另有杜诗研究著作《杜工部诗通》《杜律本义》等。张綖《诗馀图谱》对词律学的建构以及“婉约豪放”二分法,对后世词体创作与词学影响深远,以致他的词作和词论被重视并得到深入的研究,然而张綖诗却鲜有问津,仅有少数论文一笔带过,显得冷寂薄弱。张蜒的《张南湖先生诗集》收录古近体诗共四百六十三首,其诗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张
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是受生长因子调控的最重要的细胞内网络通路之一,调节着细胞存活、代谢、生长、增殖等多种生命活动。相关研究证实了该通路上的关键调控位点PI3K和m T
背景:上颌结节是上颌后牙区重要的解剖结构,是上颌骨向下向后的延伸部分,其前界为最后一颗磨牙的远中和上颌窦,后界为翼腭裂和腭骨锥突。上颌结节的发育与上颌骨的发育密切相
疑问句在人类语言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语言研究的热点。一些学者认为汉语疑问句通常可以分为四类: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丁声树等1961;黄
海马体(Hippocampus)是人类和脊椎动物脑部的重要生理器官,与人类和动物的空间认知感和记忆能力等生理功能有显著关系。通过临床实验发现如颞叶癫痫、老年痴呆症、精神分裂症
在癌症治疗方法中,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化学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存在着耐药性、复发转移几率高等缺点。这不仅会降低肿瘤治疗的效率,而且会产生其他机体副作用。光热疗法
目的:研究探讨MKP-1对化疗耐药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该类患者术后随访及后续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嘉兴市**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
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的视野下,探究儒学在当下发展的新形态或许能够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重塑提供鉴戒意义。儒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自近现代以来,一直饱受争议而其发展几
目的:由于现代饮食结构改变,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认为营养性肥胖是由于饮食肥甘厚腻之品导致湿浊内生,痰湿积聚成形成肥胖。治宜芳香化湿,其代表药物有藿香、佩兰。为研究芳香化湿药藿香、佩兰的“化湿”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论文将对芳香化湿药藿香、佩兰干预营养性肥胖大鼠的降脂作用和机制及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1.采用高脂饲料诱导的方
目的:研制并探讨新型国产骨小梁模拟多孔钽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性能,并验证其骨缺损修复效应。材料和方法:设计和制造了新型的三维多尺度互连(跨尺度—独立但彼此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