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还应适当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堂是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阵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小学生思维的重要内容。在低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也影响着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因此,低段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解析阅读材料,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小学一、二年级是思维品质发展的黄金期。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一时期要引导小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在低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者问题解决的能力。随着绘本故事书不断地引入到我们国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儿童绘本,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被不断地运用到低段的阅读教学中来。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对于低段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许多低段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低段绘本阅读课堂实践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有些低段小学语文教师利用绘本故事简练的语言,对识字不多的低段小学生进行专项识字训练和朗读训练,使绘本失去了最初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丧失了绘本阅读的兴趣。还有一些低段语文教师对于绘本故事的内容研究过深,超出了低段小学生的理解范围,把绘本阅读故事课变成了品德修养课。甚至有的低段小学语文教师把绘本当成普通的小学语文课本,精雕细琢地对绘本进行专项的阅读训练。在这种“精细”的绘本阅读下,使绘本丧失了原本的功能,丧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绘本阅读教学来培养低段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成为当前力求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这种现象,本文主要力求解决以下出现的问题:其一,如何正确使用绘本,保持绘本自身的优势。其二,如何将思维品质的培养应用到真实的绘本课堂情境中去,并使它富有实践性、操作性。其三,如何利用绘本的多元价值,为语文阅读教学打造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笔者基于以上的问题,主要以低段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点,力图运用绘本为低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次论文主要是利用文献分析法,针对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从而能更好的来探求有关于低段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