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股市自诞生以来,股票价格暴涨暴跌现象严重,这不仅严重削弱了中国股市的资产配置效率,也对实体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证监会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力量”的战略,以期改善股市投资者结构,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资产配置效率。在这一战略的引导下,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迅猛,并在资本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之相随的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大,其中羊群行为是最引起人们关注的一种现象。而关于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对于股票价格波动影响的研究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观点。鉴于此,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存在性及其对创业板股价波动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对创业板股价波动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就国内外关于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和股市价格波动的已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其次,从噪音交易及信息融入两个渠道分析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影响股票市场的传导机制。再者基于经典LSV模型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分类为整体羊群行为、买入羊群行为和卖出羊群行为的基础上,选取58家存在明显羊群行为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对创业板股价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创业板市场划分为以买入羊群行为为主与买卖羊群行为相结合两个阶段,探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在不同阶段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的区别。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其一,创业板市场存在显著的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尽管整体上买入羊群行为强于卖出羊群行为,但其主体地位正慢慢消失;其二,机构投资者整体羊群行为、买入羊群行为和卖出羊群行为均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扮演着“市场稳定器”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创业板股价波动;其三,相较于买入羊群行为,卖出羊群行为包含更多的股价信息,更能稳定创业板市场股价。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本文从强化创业板信息披露、完善机构投资者报酬约束机制和重视机构投资者声誉激励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创业板机构投资者理性羊群行为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