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梗死的发病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约有30%为进展型脑梗死。临床常规治疗效果差,难于控制其病情进展。是什么因素促发或加重了脑梗死的发生和病情进展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新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愈来愈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尤其是关于致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相关性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与哪些致病微生物相关,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不尽统一。致病微生物感染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选择国内外文献报道比较集中的人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2型、肺炎衣原体及幽门螺旋杆菌5种致病微生物,应用ELISA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志愿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型脑梗死和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该5种致病微生物的IgM抗体,探讨颈动脉硬化、脑梗死和进展型脑梗死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肺炎衣原体(CP)和幽门螺旋杆菌(HP)活动性感染的相关性,以期对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实验对象包括62例正常对照组(NC)志愿者、6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88例稳定型脑梗死(CS)患者和56例进展型脑梗死(PS)患者。用ELISA方法<WP=4>检测了271份血清HCMV、HSV-1、HSV-2、CP和HP 5种IgM抗体,比较各组抗体阳性率。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硬化组、稳定型脑梗死组和进展型脑梗死组组中,HCMV IgM抗体阳性例数分别为4、19、34、33,阳性率分别为6.45%、29.23%、38.64%和58.93%;HSV-1IgM抗体阳性例数分别为6、7、13、10,阳性率分别为9.68%、10.77%、14.77%和17.86%;HSV-2IgM抗体阳性例数分别为5、6、8、6,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6%、9.23%、9.09%和10.71%;CP IgM抗体阳性例数6、6、8、9,阳性率分别为9.68%、9.23%、9.09%和16.07%;HP IgM抗体阳性例数分别为33、32、53和34,阳性率分别为61.29%、49.23%、60.23%和60.71%。HCMV-IgM抗体阳性率在各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38.204,P=0.001),(见附表3)。HSV-1、HSV-2、CP和HPIgM抗体阳性率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见附表4)。提示脑梗死尤其是进展型脑梗死主要与HCMV活动性感染有关,而与HSV-1、HSV-2、CPn、Hp活动性感染无关。颈动脉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MV-IgM抗体阳性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1.015,P=0.001),(见附表5)。提示颈动脉硬化与HCMV活动性感染有关。脑梗死(包括稳定型和进展型)组与颈动脉硬化组比较HCMV-IgM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5.507,P=0.019),(见附表6)。提示脑梗死与HCMV活动性感染有关。进展型脑梗死组与稳定型脑梗死组比较,HCMV-IgM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5.625,P=0.018),(见附表7)。提示HCMV活动性感染与进展型脑梗死有关。4组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多重感染率(分别为44.64%、<WP=5>28.41%、23.08%、17.42%)比较,进展型脑梗死组与稳定型脑梗死组、颈动脉硬化组、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38.204,P=0.001),(见附表8)。提示进展型脑梗死与该5种病原微生物的多重感染有关。结论 1 颈动脉硬化与HCMV活动性感染相关2 脑梗死的发生与HCMV活动性感染相关3 进展型脑梗死与HCMV活动性感染相关4 进展型脑梗死与HSV-1、HSV-2、CP、HP活动性感染无关,但与HSV-1、HSV-2、CP、HP和HCMV的多重感染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