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与文献调查等资料搜集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以2008年贵州省发生的凝冻灾害为背景,讨论和分析灾后的公共危机管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与文献调查等资料搜集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以2008年贵州省发生的凝冻灾害为背景,讨论和分析灾后的公共危机管理。本研究将承灾体系统从灾害系统中单独隔离出来,进一步将承灾体系统划分为生命线工程系统、公众心理行为系统和政府应急管理系统。本研究指出自然灾害是致灾因子,是承灾体系统的控制参量,其引发的危机管理的实质是承灾体系统的有效自组织。脆弱性和恢复力是承灾体系统的两个序变量,这两者的力量对比最终决定承灾体系统的前景。论文认为生命线工程系统是承灾体系统的基础,其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承灾体系统的脆弱性。灾情从生命线工程系统失去功能开始,沿着灾害链展开,生命线工程系统崩溃失去功能之后,以技术专家系统为基础的应急管理工作能否及时介入恢复其功能是灾害应急管理的关键。凝冻灾害使生命线工程系统崩溃,功能丧失,严重的影响公众心理行为系统。本研究从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危机意识、行为逻辑等方面加以分析,着重探讨了灾害中的抢购、互助、寻求社会支持等行为,对不同群体进行了比较。此外,还对凝冻危机中信息传播特点、信息管理过程进行了分析。论文进一步指出灾害期间公众心理、社会行为和信息传播管理的有效性体现了承灾体系统的恢复力。论文对凝冻灾害危机中承灾体系统能否有效的自组织展开了讨论,提出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能否得到有效的管理,关键在于预警监测、安全设防、物资储备、心理疏导、强力管理、调度处置这六个应对机制的有效建立。论文详细讨论了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构建问题。最后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其他文献
工程项目是建立在具有一定空间维度的三维地质体之上,赖以依附的地质体是项目的基础和根本;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以现有的各种工程勘察手段尽可能的、更客观全面的揭露和反映地质
Hilbert Huang变换是一种新的自适应信号处理方法,它适合于处理非线性和非平稳过程。通过对信号进 行Hilbert Huang变换,可以得到信号的Hilbert边际谱,它能精确地反映信号
本文研究了机场运营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系统主要功能,对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通过先进实用的信息技
天基预警系统作为完整弹道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具备对弹道导弹的全程跟踪监视能力,愈来愈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防御系统的发展重点。本文以低轨星座预警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基
目的 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使用2种不同的冲洗法对管路血液凝集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采用血液透析治疗100例次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次.A组间隔30
通过地层沉积序列、粒度特征、砾石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成都平原东郊台地中更新统合江组为河流相沉积,垂向上具有明显的"河流二元"结构特征,主要以细粒沉积物为主,底部砾石层多
利用环剪仪对不同的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对有泥皮及没有泥皮的接触面情况进行试验,并对剪切面位于黏土内的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接触面的应
现代审计是以网络环境、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审计,目标是实现审计由事后向事中、由静态向动态、由现场向远程审计的转型,以此提高监督效率和监督质量,并实现对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
<正>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的根本要求,是推动东北地
风是毒害气体传播或扩散的主要载体,受温度、压力、建筑物和复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近地面风场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给毒害气体扩散轨迹的估计和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