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三元颗粒电极电化学理论模拟与优化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装置。然而要达到商业化可行性,需寻求更低廉的制造成本,还需提高单电池、电池堆输出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元纳米混合颗粒合成电极的特点和优势在于:纳米尺度颗粒的引入使得体反应和电极/电解质界面附近有效反应三相区域量相对于微米级颗粒有了可观的提高;同时,阴极、阳极导电子颗粒与YSZ core颗粒的接触面通过YSZ纳米颗粒的结合而被改良,而形成了均匀、持久、高效的电极微结构。    本论文的主要科研工作是:1)计算分析了三元纳米混合颗粒电极颗粒组分比对电极微观参数的影响;2)使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了一个三元纳米混合颗粒合成电极的Button电池二维模型,并用之对不同颗粒组分比的影响进行了模拟;3)使用二维模型模拟优化了三元纳米颗粒电极SOFC的阴极面积、厚度和阳极厚度。   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介绍了燃料电池的种类和应用状况;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和电解质的材料;单电池的支撑类型和电池堆的构型。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力学与电化学原理、多孔电极中气体传输类型和处理模型以及数值模拟与有限元分析简述。   第三章为三元纳米混合颗粒电极的Button SOFC电池建立的二维模型,模型考虑了颗粒连通几率(配位数)对电极相关微观参数和体反应三相区的影响,多孔介质中气体的传输,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方程。计算分析了不同LSM nano颗粒组分的情形下,YSZ nano颗粒占总YSZ颗粒百分数φysz,nano值的变化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模拟了优选区间内不同LSM组分和φysz,nano值对电池输出功率密度的影响。    第四章使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三元纳米混合颗粒电极的Button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厚度、阴极面积和阳极厚度进行了模拟和优化。  
其他文献
核物理中的多体问题往往很难精确求解,为了避免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人们发展了一些有效处理核多体问题的近似方法,自洽场方法就是其中一种。它的主要思想是将复杂的量子多体相
MoS_2微纳结构具有形貌丰富、催化活性高、吸附能力强和对表面微小变化敏感等优异特性,因此其在光催化和生物检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葡萄糖的检测在医学检测、食品加工和生物分析等方面非常重要,所以本文用MoS_2材料制备电化学电极检测不同浓度的葡萄糖。MoS_2花状结构比片状、球状等结构的比表面积更大,更有利于快速、有效的检测葡萄糖;另外由于贵金属Au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子传导性和电催化活性,因此用Au
ZnO是一种直接宽带隙半导体发光材料,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 eV,激子束缚能为60meV,在室温下可以实现激子发射。纳米材料具有体材料不具备的许多光学特性,利用其制成的光学材
高分子/无机物复合纳米纤维以其优异的光学、电学、催化等特性,在材料科学的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Ag是一种重要的催化材料和杀菌材料,当它的尺寸达到纳米级时,它的化学反应、敏感特性和表面稳定性等许多物理和化学方面都显示出特殊的性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和抗菌药物等。本研究拟采用溶胶-凝胶过程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具有一维结构特性、高比表面积和纳米微孔特性的PAN/Ag复
量子通信是量子论、信息论以及计算机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量子信息处理研究的前沿之一。本论文在线性光学量子信息处理中,利用量子分束器变换模型构建量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