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经营能降低银行风险吗?——基于中国12家商业银行1986-2005年数据的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j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领域的逐步开放,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多元化经营和发展,不断加大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开拓力度,非利息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路径演变及当前发展规模和存在问题,并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本文的理论模型,接着从银行业整体和单个银行两个层面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为:在中国商业银行20多年来三次改革的大背景下,多元化经营并不能有效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多元化收益并不明显。另外,2005年前的数据表明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了比中小型股份制银行相对较高的多元化收益。尽管在2005年前后原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业务结构依然是银行的本体,银行经营的宏观经济条件和业务结构并没发生重大改变,本文认为该研究结论仍然适用于目前的中国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其今后的多元化经营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本文最后对银行多元化经营提出有意义的启示。
其他文献
自94分税制改革后,土地出让收入(即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享有着“第二财政”之称。不可否认,土地的有偿使用能使土地价格更好的反映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供需关系
学位
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在日益开放的中国,汇率作为经济中的重要变量,
学位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面对TPP的顺利签署和BIT的快速推进,外部的区域经济合作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此形势,我国立足周边,推动与他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加快构建自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成为很多经济体的主要课题。由于扩大研发投入被普遍视作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很多后发国家看到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