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隐私权保护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私自提出之日就存在很多争议,各个国家的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隐私权的争论也一直不断。我国对隐私权的关注和研究起步较晚,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都有许多问题亟需澄清。隐私权指的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秘密或私人生活有不受外界干扰侵犯的权利,并有权对私人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受刑事诉讼限制的程度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有关,有其特殊性,它所涉及的主体指刑事诉讼参与人,而在刑事诉讼中还有一些人被称为刑事执法、司法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因为他们代表国家行使权力,而排除在刑事诉讼隐私权保护之外。刑事诉讼隐私权保护的客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人的身体特征、私人领域、私人资料、私人活动和谈话。  侦查是指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为了查明犯罪事实、抓获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用有关强制性措施的活动。侦查措施主要包括讯问、搜查与扣押、监听、强制采样等。在侦查的过程中,各种侦查措施的运用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造成侵犯,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隐私权的保护都作了不同的规定,以防止各种侦查措施对隐私权的侵犯。我国侦查程序中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公民权利意识淡薄,隐私权保护的价值理念还没有树立,对侵犯隐私权的侦查措施的限制和监督缺失,隐私权保护在技术规范上缺乏可操作性,隐私权遭遇严重侵扰后,权利缺乏救济,程序违法制裁制度缺失等。  在公开审判中,社会关注点更多的可能是公民知情权、新闻舆论监督权与刑事诉讼进程中的个人隐私权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并对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了列举式的规定。但我国的公开审判对隐私权保护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在普通民众和执法人员隐私权保护意识的淡薄,法律规定不详细,新闻媒体对隐私权的侵犯等。  我国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隐私权保护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应坚持在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寻求尽可能的平衡,既要从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注意有利于侦查、审判案件的便利,以应对犯罪形势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需要,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的目的,又要注意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以符合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从而做到保障国家权力的行使、保证诉讼效率与保障人权的统一。我国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隐私权保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增强公众隐私权保护的意识、完善立法、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程序性违法制裁制度及建立权利救济制度。
其他文献
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养老保险基金是核心、也是基础,它关系着广大社会成员的养老保障,是养老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对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世界“
司法鉴定结论是我国诉讼法定证据之一,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司法鉴定是借助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解决与案件有关的某些专门性问题的主要手段,它在诉讼中起着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税收征管方式是查账征收方式,即所谓的“准确课税”。在大多数情况下,纳税人的税基和纳税义务都是可以根据其提供的相关的纳税资料或者通过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经济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发展,形成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不平衡。由于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上的共性,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如长三角区
摘 要:以高抗赤星病烟草品种净叶黄(JYH)、Beinhart1000-1(Beinhart)和感病品种NC82为材料分别构建了2个杂交组合的P1、P2、F1、F2四世代群体,成熟期赤星病菌人工接种鉴定后,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JYH和Beinhart两个材料进行抗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赤星病抗性均受两对加性-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组合1的加性效应以第1对主基因为主,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