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992-2005年中国金融结构——基于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发展理论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73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相伴而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一国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是研究其金融体系的出发点,因此需要一套合适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其金融发展的阶段和金融体系各要素之间的组合与运作状态。研究表明,至今为止,最为完整并被广泛借鉴和认可的仍属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在1964年创立的指标体系。本文正是以此指标体系为依托展开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有关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和中西方金融结构理论的研究进展,继而对国内外学者构建的有关金融结构分析指标体系进行评述,重点阐述了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发展理论及其指标体系,接着详细考察五机构部门的金融工具新发行及其资金融通过程,并根据指标数值和变化趋势所反映出来的中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推算出自1992年以来我国历年的金融相关比率值。并得出1992—1995年经历了金融发展的中级阶段,金融结构类型属于戈氏体系“第二层次”;1996-2005年经历了金融发展的非稳定发展阶段,金融结构类型属于戈氏体系“第三层次”的结论。 本文以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发展理论为背景,在遵循戈氏指标体系的原始含义及推导之上,尝试借助资金流量金融交易账户,从五机构部门角度对我国的金融结构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分析,但由于我国资金流量表中机构部门及金融工具的划分较粗,戈氏体系中的部分关键指标尚不能体现。有关资金流量账户在金融结构分析方面的深层次应用有待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其他文献
[一]  凡尔纳写《海底两万里》,他还真去海底观察一回?回来后,铺开稿子,就“唰唰唰”一挥写就?肯定不是这样的吧。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他根本没有登上岳阳楼,不也写得挺好?里面还有不少名句呢。  李敖写《北京法源寺》,他根本没去过法源寺,构思这部小说时,他正坐牢呢,怎么实地观察?  如果你还坚持认为,写作文要认真仔细观察,那我举个脑洞大开的例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她在19
期刊
公司控制权理论是经济学与公司财务理论中最重要课题之一,也是目前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控制权转移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改善业
信令监测系统是移动网络问题定位,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为了提升4G移动网络质量,移动网络并存多套信令监测系统,因此出现了信令重复采集的现象.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