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清核电厂厂址为中心,半径为30km的范围为评价区,采用样线样方调查法与3S技术相结合,对福清核电厂评价区内植被多样性、植被类型,群落结构特征和生物量等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并探讨了项目建设对评价区景观生态学的稳定性影响。调查显示:评价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72科529属990种,植被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灌丛、疏灌草丛和沼泽六大植物型组,评价区还分布有4株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笔筒树(Sphaeropteris lepifera)。研究表明:评价区植物地理起源古老、分布广、成分复杂,以泛热带性质成分为主;四个典型乔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台湾相思林最高,群落多样性马尾松群落和木麻黄群落最高;四个典型灌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黑松林最高,群落多样性最高的为蔓荆灌丛和桃金娘灌丛、蔓荆灌丛和车桑子灌丛;十个样线草丛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最高的为Ⅸ、X样线,群落多样性最高的为Ⅴ号样线和Ⅱ、Ⅶ、Ⅸ号样线。结合3S技术,通过解译获得评价区及项目规划区的植被分布图。并获得各植被及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数据,结果表明:评价区陆域面积占总面积56.37%,而植被覆盖率仅为21.90%,植被分布面积依次为台湾相思林>灌草丛>黑松林>木麻黄林;规划区中耕地占地面积最大,为53.76hm2,占规划区总面积(不包括海域面积)的31.02%,植被分布面积依次为灌草丛>台湾相思林>木麻黄林;将解译结果结合直接收获法和相对生长法对评价区植被生物量进行测算,获得评价区总生物量,及项目建设后生物量损失量。最后本文通过对评价区景观生态学的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福清核电厂的项目建设对评价区景观生态系统的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影响都较小,这种影响仍维持在该景观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