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主要是对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下利率和汇率的传导机制的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中国目前经济转轨时期汇率与利率传导机制的一般形式和特征,提出中国这样的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较低的经济体的利率与汇率的联动作用在金融进一步开放中将逐步的增强并需进一步的完善.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率—汇率传导机制的条件与过程,认为两者的传导可以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两方面分析,从而总结出利率和汇率的传导渠道主要有:资本流动渠道、价格渠道和货币供给渠道.与理论上的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导机制相比,中国目前经济转轨时期的利率—汇率的传导有着特有的表现:整体上,此机制的作用较弱,但两者的影响并没有完全阻断.传导渠道主要有两条:利率—经常项目—汇率和利率—资本流动—汇率传导.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金融业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扩大的对外开放会引起国内金融格局的深刻变化,并对国内的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因此,完善中国利率—汇率传导机制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作用发挥和政策的协调效应.从中国目前的体制特征来看,在进行制度安排、市场化建设、主体健全的同时注重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该文从国际金融理论中将汇率和利率的相互关系问题提出分析,较全面的阐述了这一问题.从不同的学说中分析比较了利率和汇率的关系,将此问题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两个角度分析.而在国际金融理论中专门对利率—汇率传导机制的完整阐述还不多见.从研究对象看,以中国这样的金融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经济体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的研究了中国当前国内的研究中还没有专门涉及的问题.在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有着与其相吻合的传导机制.而且,利率和汇率的传导渠道也有体制特色.如在中国目前对资本流动实行管制的情况下,利率的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并没有直接表现为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变动,而是采取其形式,如非法将资本项目混入经常项目结售汇来实现资本的流入或流出.在对策建议上,对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下,如何完善利率—汇率机制提供了一些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制度到政策,提供了一个较完善的对策框架.虽然有些改革方面国内许多学者已广泛研究,但该文的提出对于主题的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然,由于精力与资料的有限,该文也有未能解决的难题.如没有对中国的利率—汇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的分析,对这一机制对经济的影响的确切度量与检验;资本项目开放的具体步骤的安排与时间表;改革措施的详细深入的分析等.这些既是该文应涉及到的问题,又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