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矿化过程的多因素调控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生合成一直是材料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不少研究发现,贝壳等天然材料中存在的少量有机基质是调控其形成具有独特堆叠六边形桥的关键因素,当碳酸钙晶体以此类特殊结构进行自组装时,有机物质填充在六边形碳酸钙颗粒周围充当生物水泥的作用,使其拥有优异的硬度和韧性。但天然材料生长缓慢,为了能快速大量地合成具有类似结构及晶体形貌的材料,本文拟将微生物诱导生成碳酸钙的生物合成方法引入仿生体系,利用多种物质调控其生物矿化过程,观察生成的碳酸钙微观结构及晶体类型,以达到快速模拟生成天然材料的特殊形貌和晶体类型的目的。本研究首先系统地对比了有机钙源与无机钙源在生物矿化过程中的不同效果,选择其中一种钙源作为后续研究。接着本文从文献中报道过的体外调控生物矿化的调控因素中,筛选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基质或添加剂,研究微生物利用有机基质或添加剂,在微生物诱导生成碳酸钙的生物矿化过程中对于无机矿物成核、组装、生长的控制作用,以仿生合成具有特殊形貌的生物矿化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①以Mg2+为代表研究了无机离子对微生物矿化过程的调控,发现随Ca/Mg摩尔比的减小,晶体的形貌依次由不规则形状的中间态、球形的球霰石转变为由簇状、针状、片层状的文石型结晶,Mg2+离子浓度越大,越易形成纯的文石型碳酸钙。②以琼脂胶为代表研究了凝胶系统中微生物矿化过程的调控;发现在琼脂胶的调控下生成方解石型碳酸钙,不具有特定形状,颗粒不均,尺寸较大。③以海藻酸钠与Ca2+形成独特凝胶珠为代表,研究了钙源凝胶珠对微生物矿化过程的调控,发现所生成的碳酸钙为方解石型,碳酸钙微观结构为不规则多边形和立方体形。④研究了可溶性淀粉作为有机模板对微生物矿化过程的调控,发现所生成的碳酸钙为方解石型+球霰石型。晶形为片层状或簇晶状。⑤研究了鸡蛋清和鸡蛋黄作为有机模板对微生物矿化过程的调控,发现在鸡蛋清的调控下生成直径约在1.22μm2.80μm之间的球形方解石型和文石型碳酸钙。在鸡蛋黄的调控下生成球形和纺锤形,直径约在4.99μm16.1μm之间方解石型和球霰石型碳酸钙。⑥研究了珍珠和贝壳中水可溶有机质对微生物矿化过程的调控,发现在珍珠中WSM的调控下生成不规则形状的方解石型和球霰石型碳酸钙;在贝壳WSM的调控下生成层片状,簇状方解石型和文石型碳酸钙。有机质浓度越大,碳酸钙颗粒尺寸越大。⑦研究了类珍珠蛋白—丝素蛋白对微生物矿化过程的调控,发现丝素蛋白诱导生成球霰石型碳酸钙,蛋白浓度越高,对碳酸钙晶形的影响越大综上所述:不同的有机基质或添加剂对微生物矿化过程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使用不同的有机基质或添加剂,可得到千差万别的碳酸钙材料,从而为生物新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为基础,通过对原著理论资源的挖掘,揭示了马克思理论研究中被遮蔽的一维——马克思的个人观。马克思的个人观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的,是
教育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千秋大计,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在受社会、经济因素制约的同时,也对社会具有
目的分析研讨四君子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该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0例作回顾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
<正> 一、问题的提出首次环球航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著名的航海家费尔南多·麦哲伦(1480—1521)死于菲律宾,是勿庸置疑的。但是,麦哲伦在菲律宾究竟是怎样死的呢?这个问题在
20世纪20年代,卢卡奇从对文艺形式的探讨转向对商品形式的探讨,从先验总体论转向具体总体论。受马克思《资本论》论述逻辑的影响,卢卡奇从商品这一具体的市民社会对象性形式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机械地教授学生书本上的已成知识,更关键的是要不断地传递、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达到对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众多数学思想中,化归思
阐述了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分析了 2 1世纪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趋势
研究了 GH2907合金在650℃、1000h 的氧化行为和防护涂层,结果表明合金在650℃氧化前期,其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然而在500h 后转为直线规律。氧化膜的主要成分为 CoFe2O
伽利略计划是欧洲提出的以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Galileo)名字命名的一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该系统正处在开发和相关技术论证阶段。本文介绍了Galileo系统的组成、提供的
石油资源被誉为整个社会的“经济血液”,是一国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资源全球化活动的深入,世界各个国家对石油